图片

TechWeb 文/ 萧健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技术创新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

特别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冰箱彩电大沙发早已成为标配,各家车企将核心竞争力转向创新技术的研发上,并且从 "参数竞争" 转向 "体验竞争",各项技术创新均围绕解决用户实际痛点展开。

比如,以电池技术为例,目前已从单纯追求高能量密度,转向兼顾高安全性、高充电速度、长寿命和低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均推出了多技术路线并行的产品矩阵,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梳理了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场几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

充电和加油一样快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特别是纯电车,补能速度目前仍然是制约用户体验的最大痛点。续航短、充电慢让很多电动车用户“苦不堪言”,一边想拥抱新能源,但另外一边充电的体验却真的很糟糕。

今年3月,比亚迪发布了超级e平台,推出了兆瓦闪充,将电动车的充电功率提升到了兆瓦(1000kW)级别。

配合比亚迪同步推出的兆瓦闪充桩,车辆的充电电流做到1000A,充电倍率达到10C。而在此之前,行业当中最高也只能做到5C的充电倍率。

这个充电速度到底有多快?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举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充电5分钟,可以从北京开到济南,或者从上海开到合肥,又或者从广州开到桂林。

在比亚迪之后,极氪发布了1.2兆瓦全液冷充电桩,华为也发布了最大功率为1.5兆瓦的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此外,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这款产品以峰值12C充电倍率和800公里续航,再次刷新全球超充标准。

虽然这些技术在数据上看似超越了比亚迪的兆瓦闪充,但是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比亚迪的积极影响还是要更具意义一些。

一方面,比亚迪兆瓦闪充是一整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从整车架构到全新的闪充电池,再到配到的充电桩建设。根据比亚迪的规划,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建成4000多座 兆瓦闪充站,同时与小桔充电等品牌合作,共建新增1.5万座兆瓦闪充桩。 

另一方面,比亚迪的兆瓦闪充已经率先量产落地,搭载该技术的汉L和唐L车型已经上市交付,后续还会有更多车型用上这项技术,未来新能源车用户的补能体验一定会大幅提升。

宁德时代推出骁遥双核电池

巧妙设计打破传统电池选择困境

目前新能源车上使用的动力电池,大多是锂电池,并且在固态电池真正大规模量产上车之前,锂电池大概率还会占据主流地位。

但锂电池也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各自的特性也不完全一样。比如,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但热稳定性较差,高温下容易发生热失控;磷酸铁锂电池更安全,但低温下衰减明显,冬季续航 “腰斩” 是常见问题。

针对传统电池 “非此即彼” 的选择困境,宁德时代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将两种电池组合起来,推出了逍遥双核电池。

简单来说,逍遥双核电池的电池包包被分成两个独立的 “能量区”,就像两个不同功能的充电宝组合在一起。主能量区负责日常驾驶,比如城市通勤、短途出行,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低温性能最佳的钠电池,或者磷酸铁锂、三元锂等不同材料的电池。增程能量区使用宁德时代独创的自生成负极技术,直接在电池内部 “生长” 金属负极替代传统石墨材料,让电池能储存更多电量,提升续航。

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合形式:

极寒地区:可以选择钠铁双核组合(钠电池 + 磷酸铁锂),在 - 40℃下仍能保持 90% 的电量;

想要超快充电:可以选择铁铁双核组合(第二代神行超充 + 磷酸铁锂),续航突破 1000 公里,同时支持 12C 超充(5 分钟补能 520 公里);

想要高性能不妥协:可以选择三元铁双核组合(三元锂 + 磷酸铁锂),在电量仅剩 20% 时仍能输出 600kW 功率,同时支持12C充电速度,电池容量最高可达180kWh,纯电续航最高可达1500公里。

L3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密集落地

车企争夺市场先机

2025年上半年,高阶辅助驾驶技术依旧快速发展,并且多家车企都推出了 L3 级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一旦政策落地即可快速上车。

根据我国法规,L3级定义为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内(如特定道路、车速限制)完全接管驾驶任务,包括目标探测、决策和控制。即将超出设计条件时提前预警并要求驾驶员及时接管,若驾驶员未响应,系统需执行风险减缓策略(如减速至安全停车)。

今年4月上海车展前夕,发布新一代ADS 4.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国内首个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尊界S800为首款搭载车型,问界M9、M8等也计划在第三季度完成升级。

吉利的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也是为L3级自动驾驶打造的解决方案,共搭载了5个激光雷达,可以做到四个360度全向感知,其中包括1颗前向长距激光雷达和4颗补盲激光雷达。极氪9X光辉作为H9方案首发车型,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

岚图发布的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能架构,采用1000TOPS计算平台、端到端视觉语言动作多模态大模型等,首搭车型为全尺寸 SUV “泰山” ,将于2025年内发布。

小鹏 G7 Ultra版配备了3颗自研的图灵AI芯片,有效算力超2200 TOPS,可同时驱动智驾大模型以及座舱大模型,小鹏官方表示G7成为全球首个达到L3级算力的AI汽车。

2025年被视为L3规模化商用元年,车企通过差异化路线争夺市场先机,L3级自动驾驶也必将成为车企竞争的重要阵地。

—【 THE END 】—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图片
丨长城汽车超跑要来了?

图片
丨7月23日预售!华为Pura 80标准版官宣

图片
40万元?特斯拉Model Y L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