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Q2财报:汽车业务止跌,通讯业务暴跌27%
- 2025-07-23 11:01:50
近日,恩智浦半导体公布了截至 6 月 29 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尽管整体营收同比仍呈下滑态势,但降幅较上一季度明显收窄,汽车业务终结连续五个季度的同比下滑,同时公司对第三季度的业绩指引展现出对核心市场复苏的预期。不过,受通讯业务疲软及市场对关税影响的担忧,财报公布后其盘后股价下跌超 5%。

二季度核心财务数据:盈利略超预期
2025 年第二季度,恩智浦实现营收 29.3 亿美元,虽同比下降 6%,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29 亿美元,且降幅较一季度的 9% 显著收窄。这一表现超出公司此前指导区间中点,首席执行官库尔特・西弗斯在声明中指出,所有重点终端市场表现均超预期。
盈利层面,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公司第二季度毛利率为 53.4%,营业利润率 23.5%,摊薄后每股净收益 1.75 美元;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毛利率提升至 56.5%,营业利润率 32.0%,摊薄后每股净收益 2.72 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 2.68 美元,且同比降幅从一季度的 19% 收窄至 15%。
现金流方面,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达 7.79 亿美元,净资本支出 8300 万美元,Non-GAAP 下自由现金流为 6.96 亿美元。资本回报方面,公司本季度向股东返还资本 4.61 亿美元,占 Non-GAAP 自由现金流的 66%,其中包括 2.04 亿美元股票回购及 2.57 亿美元股息支付,显示出对股东回报的持续承诺。
业务板块分化:汽车业务止跌,通讯板块承压
从各核心业务表现来看,作为恩智浦最大收入来源的汽车业务呈现积极信号。第二季度汽车业务营收 17.3 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终结了连续五个季度的下滑趋势,一季度该业务同比降幅为 7%。这一板块占公司总营收的近六成,其企稳对整体业绩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工业与物联网(IoT)业务第二季度营收约 5.5 亿美元,同比下降 11%,降幅与一季度持平,反映出工业领域需求仍处疲软状态。移动业务营收 3.3 亿美元,同比下降 4%,降幅略超一季度的 3%,显示消费电子相关需求恢复缓慢。
表现最为疲软的是通讯基础设施及其他业务,第二季度营收 3.2 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 27%,成为拖累整体营收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反映出全球通讯基础设施市场的整体疲软态势。
第三季度指引:中值超预期
对于 2025 年第三季度,恩智浦给出的营收指引区间为 30.5 亿至 32.5 亿美元,中值 31.5 亿美元,同比下降 3%,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30.7 亿美元。按季度环比计算,营收预计增长 4% 至 11%,显示出对市场复苏的预期。
盈利指引方面,Non-GAAP 下第三季度毛利率预计维持在 56.5% 至 57.5%,营业利润区间为 9.98 亿至 11.2 亿美元,对应营业利润率 32.7% 至 34.6%;摊薄后每股净收益预计为 2.89 至 3.30 美元,中值 3.10 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3.06 美元。
西弗斯表示,第三季度指引既反映了核心终端市场的周期性改善,也体现了公司特定增长驱动力的作用。公司计划通过强化产品组合及调整晶圆制造布局(基于混合制造战略),持续维持稳健的盈利能力。
聚焦自动驾驶与软件定义汽车
财报期内,恩智浦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技术布局持续推进。5 月 8 日,公司发布面向 L2 + 至 L4 级自动驾驶的第三代成像处理器 S32R47,采用 16nm FinFET 工艺,性能较上一代提升一倍,进一步巩固其在汽车雷达市场的全球领先地位。
6 月 12 日,恩智浦与 Rimac 科技达成合作,联合开发面向高级汽车域控制和区域控制的软件定义汽车(SDV)架构,该架构将搭载恩智浦 S32E2 处理器,以满足车辆多应用场景下对高性能确定性实时控制的需求,顺应汽车智能化趋势。
6 月 17 日,公司完成对 TTTech Auto 的收购。后者是软件定义汽车领域安全关键系统和中间件的领军企业,此次收购将强化恩智浦在 SDV 生态中的技术整合能力,加速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
市场短期承压,复苏仍存不确定性
尽管第二季度业绩降幅收窄超预期,且第三季度指引中值优于分析师预估,但财报公布后,恩智浦盘后股价仍下跌超 5%。市场分析认为,这一反应与通讯基础设施业务 27% 的同比降幅、关税政策对汽车产业链的潜在冲击,以及行业整体面临的芯片供应过剩问题相关。
从行业环境看,汽车和工业领域需求疲软仍是主要挑战。电动汽车芯片库存过剩问题已持续 18 个月,中国以外市场电动车需求低迷加剧了这一态势。此外,美国关税政策不仅直接影响恩智浦的供应链,还导致欧洲汽车客户的补库存需求接近尾声。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 Ken Hui 指出,雷诺等车企下调利润率预期后,汽车芯片制造商可能面临更大定价压力,而工业芯片的复苏或因安川电机等龙头企业订单不及预期而难以持续。
同行方面,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竞争对手也面临类似的市场压力。本周一,全球第四大车企 Stellantis 因关税和重组成本冲击,公布上半年预计净亏损 23 亿欧元(去年同期盈利 56 亿欧元),进一步凸显汽车产业链的整体承压。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