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产业动态》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指导下,联盟秘书处组织编制了《通用航空产业动态》,于2022年4月开始正式向政府主管部门及成员企业发布,2024年7月更名为《低空产业动态》,每月印发一期。

新技术应用

1.“无人机+AI”巡检技术在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清河采油厂全面投入使用

6月3日消息“无人机+AI”巡检技术已在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清河采油厂全面投入使用。依托“无人机+AI”技术,实现了对160公里电力线路、1000多公里管道线路及30座集气站的全天候、高频次巡检,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提升了巡检效率和安全环保风险管控水平。每天,“空中巡逻队”会按照预设航线自动巡检,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捕捉现场画面,加装的“AI大脑”可依托图像分析技术,对管道裸露、原油泄漏、地面塌陷等典型隐患进行自动识别,将图片和视频上传至后端管理平台,并通知相关责任人督促整改,识别准确率高达90%。相较于传统的无人机巡检模式,“无人机+AI”降低了无效调度成本,进一步提高了风险响应速度,形成覆盖管网全区域、全天候的智能监测网络。基于无人机回传的图像视觉数据、隐患识别记录及异常处理方案,该系统能够深入分析隐患的时空分布特征,重点关注发生频次较多、异常评级较高的隐患,实现故障与风险的智能感知与超前预警,形成“前端感知—智能分析—协同处置—效能评估”的全链条管理闭环。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浦口区联合发布“巡空一号”低空安全监管服务平台

6月1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浦口区联合发布“巡空一号”低空安全监管服务平台,通过电磁频谱、remoteID、雷达等技术应用,升级浦口现有管控平台安全服务功能,依托空地一体监测网络,全时段分类监视600米以下低空行驶,拥有防碰撞流量管控、空域频谱监测、微气象感知、警戒与卫星检测等功能,实现低空空域安全及低空巡逻安全。活动现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揭牌,天仁道和空天绿能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天晴无人机航电系统研发及组装测试项目、瑞昊无人机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及销售中心项目等一批低空经济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浦口。


3.上海特金发布首款基于TDOA技术的基站式低空感知设备

6月18日至20日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期间,上海特金发布首款基于TDOA技术的基站式低空感知设备,并联合运营商,探索以5G-A+TDOA为基础的多模态融合低空安全监管体系。据介绍,TDOA即到达时间差,由于不额外发射无线电波,对正常电磁通信环境不产生影响,通过网络电波,可以感知、探测到低空飞行器的位置、速度、轨迹等关键信息,实现对飞行器的低空飞行管理,有效避免空中碰撞和违规飞行。


4.气象部门首次实施大型无人机东北冷涡观测试验

6月18日至19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辽宁省气象局利用“海燕”气象专用无人机搭载机载下投探空系统、激光测风雷达和云雷达等,自朝阳机场飞往渤海湾区域,针对海洋、复杂地形和对流敏感区开展机动探测,航程约400公里,共投放4枚探空仪,累计获取约5000条有效观测数据。通过无人机下投探空获取的冷涡内部及关键区域的高分辨率温湿压风垂直廓线,能更准确地诊断水汽输送通道、低空急流精细结构、对流不稳定能量分布等信息,一定程度改善模式降水预报性能。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