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牌绝版了,怀念它的人多起来了。

王晖 
来源|首席品牌观察(ID:pinpaigcbao)
封面来源品牌官方

最近农夫山泉的遭遇有点魔幻。

由于杭州余杭区部分小区自来水出现异味,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受影响企业名单”,其中农夫山泉赫然在列,慌得农夫山泉到处辟谣,称品牌在余杭没有生产基地。

图片

图源:微博网友

这边农夫山泉忙得解释没有“屎到淋头”,那边农夫山泉旗下一款难喝到绝版的饮料却被炒火了,它就是最难喝五大饮料之一的红色尖叫。

二手平台上,这款零售价5元一瓶的饮料有人出价88元、128元、188元……

图片

图源:闲鱼

一个被骂了十几年的“饮料界刺客”,就这么突然翻身成了“顶流”。

最难喝饮料,翻红了

世界上最惨的事,莫过于一个天才去世了,他的作品被认可了;一个品牌绝版了,怀念它的人多起来了。

农夫山泉的红色尖叫就是这样一个时运不济的品牌。

2004年,农夫山泉推出“尖叫”系列,本意是对标运动饮料。蓝色款是西柚味,绿色款是柠檬味,味道中规中矩,好歹占据了部分市场。

可红色款一出场,直接把消费者干沉默了官方说它是“植物饮料”,主打“提神醒脑”,但喝过的人对它的形容词,每一句都“水缩力”拉满。

比如“像咬破了十只风油精胶囊,混着点板蓝根的苦,最后还带点塑料瓶的回甘”“喝一口,天灵盖都能被掀了,比军训拉练还提神”“兑了风油精的板蓝根”、“过期的止咳糖浆”等,成功劝退好奇的消费者。

图片

图源:小红书

久而久之,红色尖叫成了饮料界的“反面教材”,和崂山白花蛇草水、东方树叶黑松沙士、娃哈哈格瓦斯被列入“史上最难喝饮料TOP5”榜单

图片

到了2018年前后,因市场表现不佳,红色尖叫逐渐淡出市场。

直到2024年,尖叫品牌迎来20周年,农夫山泉才宣布限时回归,限量复刻了一万箱。

图片
图源:小红书尖叫官方

结果,复刻版红色尖叫上线三天就售罄,并登顶电商平台功能饮料榜首。生产方明确表示,该口味尖叫将永久停产。

这一消息,彻底扭转了“难喝王者”的命运

  绝版+临期

一场情怀营销

事实上,农夫山泉之所以要重启这款“难喝”的饮料,是顺应近年来兴起的养生消费大潮

2017-2022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 而18-35岁的年轻人群占比高达83.7%。

而农夫山泉2004年研发红色尖叫时,打出了的就是人参养生概念,以白领、上班族、脑力工作者为目标客群的。

某种程度上,红色尖叫超前了时代20年。

去年红色尖叫重启后,在社交平台上爆火过一段时间,刮起了一阵“复古饮料测评”风广大博主对着镜头一饮而尽,有博主喝到一半直跺脚:“这玩意儿比我前女友的脾气还冲!”夸张的反应配上魔性BGM,视频点赞轻松过百万。

有网友做过一个“红色尖叫挑战”,结果喝完一口,表情从微笑变成痛苦面具,最后抱着垃圾桶狂咳,评论区清一色“隔着屏幕都觉得嗓子疼”。

图片

图源:小红书网友

但真正让它身价翻倍的,“稀缺性”。

都说“物以稀为贵”,没有人能拒绝“绝版收藏”的诱惑力。

可以看到,二手平台上卖家们都抓住了人们的这一消费心理,纷纷打出“最后一批”、“绝版尖叫“要的赶紧,错过无”等宣传语有商家直接宣称:“红色尖叫不生产了,为最后一批,目前我仅剩8瓶,再不喝要过期就喝不到了。”

有人在评论区发出疑问,到底谁会溢价几十倍买一瓶饮料,但打开某卖家的动态会发现,10天内,他以最高49元一瓶的价格,先后卖出了7瓶。

图片

图源:闲鱼

离谱的的是,这些卖家手中的红色尖叫生产日期多在2024年7月31日前后,保质期12个月。也就是说,这批饮料仅剩十来天就过期。

当怀旧成为社交货币

  谁在买单?

常理,临期食品应该打折处理,但即将过期的红色尖叫却倒反天罡,不仅成了卖家手中的“理财产品”,甚至临近过期的天数越短,还越值钱。

而过去难喝没人喝的红色尖叫,现在又被炒火,这背后其实是一套完整的情感经济学。

首先,就像北京的豆汁、杭州的西湖醋鱼一样,红色尖叫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百度百科中,有人甚至以“网络流行语”的方式收录了“红色尖叫”。

图片
图源:百度百科

消费者买的已经仅仅是饮料,而是一种社交符号。几乎被定在历史耻辱柱上的难喝”,如今成了炫耀的资本,流量的密码。

毕竟,这届年轻人追的不“好喝”,是“独特”。你喝奶茶我喝尖叫,你说难喝我偏要试,这种“反套路”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个性消费”。

就像有人收集奇葩盲盒,有人沉迷丑萌玩偶,买红色尖叫不是为了喝,是为了在朋友圈发一句“今天挑战了188元的红色尖叫,活着真好”,然后等着朋友评论“勇士”。

其次红色尖叫的“稀缺性”戳中了“收藏癖”的年轻人

年轻人的收藏清单里,从来不止手办和球鞋。小时候吃的辣条、用过的修正带、甚至是被淘汰的旧款手机,都能被奉为“宝藏”。

红色尖叫的“下架传闻”,让它从“难喝的饮料”变成了“时代的纪念品”。

有网友直言,朋友骂我买这玩意儿浪费钱,现在我告诉他,这瓶水涨了60倍,他沉默了。

“难喝”无法成就一款饮料

回过头看,红色尖叫的逆袭,像一场荒诞又真实的互联网狂欢。它告诉我们这届年轻人的喜好,你永远猜不透

昨天还在吐槽的“垃圾”,今天可能就成了“宝藏”

5块钱嫌贵的东西,换个场景就能炒到188元。

那些花188元买红色尖叫的人,到底是冤大头还是真懂玩?其实都不重要。毕竟,情绪价值这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没道理。

不过,我劝农夫山泉保持冷静,认清现实。

已经有网友建议,希望农夫山泉抓住这个机会继续推出红色尖叫限量复刻版说不定真能翻身。

在我看来,就算网友玩梗的热情再高涨,难喝的本质不变,火得了一时,火不了一世。

说到底,饮料终究是用来喝的面对一款难喝的饮料,年轻人情怀的保鲜期,可能比产品保质期还要短

如果哪天真的因为“难喝”成了百年品牌,那才是饮料界最大的魔幻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