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价要涨?高息高返被叫停,强迫贷款时代结束了
- 2025-07-18 18:30:00

来源:懂车(id:idongche),懂车更懂你!
作者:肖鱼;转载请带以上信息视为自动授权
最近有没有去4S店买车的朋友?是不是感觉车价好像涨了?
以20到30万级的销量担当宝马3系为例,6月份的时候,很多地方可以做到325li的低配版23万多落地,现在却要24到25万左右,涨幅很明显。如果你多问问的话,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个例,BBA和几大普通品牌的主销车型,优惠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但与此同时,销售也不会再说“你不贷款就没优惠”了。

而这个微妙的变动背后,就是横行汽车行业多年的“高息高返”模式,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
“高息高返”是指银行提高汽车金融贷款利率,再将高额佣金一次性返给渠道,也就是4S店,4S店则从中拿出来一部分,变成现金优惠,降低消费者购车总价,通常来说,银行支付给4S的佣金标准高于3%,就算“高息高返”了。我们过去的车价优惠,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销售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折扣你得办贷款才能享受。”

5月底,几大国有行相继下发新规,暂停了“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随后的6月,大大小小的股份银行也纷纷跟进。这不仅仅意味着,优惠将迎来收缩,整个汽车销售的生态都会随之改变。

为什么“高息高返”瞬间暴毙了呢?
根本原因在于“长贷短还”,以常见的5%贷款利率计算,5年期贷款利息粗略计为25%,银行会把25%的收益中15%返点给4S店,各店再根据实际情况,把返点变成新车优惠,一般优惠会占贷款总额12%到14%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银行在贷款的同时,是自己先出了15%的返点,然后获得了25%的预期利息收入,在实际操作中,这种预期往往落空。因为4S店为了赚返点和给出更多现金优惠,会诱导本不需要贷款的消费者,来做高息车贷,而消费者又不蠢,人家会算账的,车贷最低还款时间一般是2年,消费者就先锁定优惠,然后2年一到马上一次性还清。
也就是说,银行给了15%的返点,最后却只收到10%的利息,直接血亏。
2019年前,银行在车贷市场的份额仅20%出头,近年通过高返佣手段从4S店获取车贷订单,目前份额已快速提升至60%,但背后的实际盈利并没有大幅增加。再加上“高息高返”本身就有很高的风险,现在经济大环境就这样,很可能在几年时间内失去收入,也就没了还款能力,会导致贷款的坏账率上升。

那银行也不蠢嘛,大家都提前还款是吧?那我就削减返点比例,然后再加一些惩罚性条款,如果你提前还款,我就要收你3%到5%的违约金。这些麻烦事情,销售肯定不会主动告诉你,就导致很多消费者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能薅银行羊毛,最终却血亏,只能吃哑巴亏。
对于4S为代表的经销商而言,也形成了一种奇怪的依赖,银行返点提可能占到总利润的三四成,自然要疯狂逼迫消费者走贷款,你说想全款拿下,销售们的态度瞬间就变了,各种找理由推脱,直接不想卖给你。这种看人下菜碟的风气,也是很多消费者厌恶传统4S店的原因。

如今乱象画上句点,从7月开始,全国各地相继进入无高息高返时代,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优惠回收。有媒体报道,雷克萨斯的ES200、NX260、RX300等主力车型,平均涨幅超过2.5万,ES300h更是涨幅达到3.8万元。奥迪A4L乞丐版车型在新政实施后,从16万左右回升到19.1万元,奔驰据说也出现了车价上涨,相比高息高返贷款时期,多出了1到2万元。

不过从长远来看,它的离开能加速市场秩序规范,利率透明化、返点合理化、竞争公平化,减少金融风险和消费纠纷;刨除掉泡沫之后,也能让消费者消费决策理性化,购车行为回归产品价值本身,推动市场分层与需求细分。
今后的汽车金融市场可能会分为两大部分,以促销为目的贷款,由车企自己的金融机构去提供,比如说最近很火的什么五年免息、三年免息,自己承担相应的亏损。而银行去贷款给那些真正有资金需求的客户,他们通常不会提前还款,使得银行的预期更稳定,因此可以降低利率给出一些实惠,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高息。
中国汽车行业的内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牵涉到的行业也越来越多,你看上去价格在不断变低,但行业也变愈发不健康,及时壮士断腕,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懂车”,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