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组合辅助驾驶市场正在进入两极化周期。


一方面,传统入门级L2(不支持NOA)的搭载量持续下滑,一体机方案在2028年AEB强标落地之前,国内市场需求堪忧;另一方面,NOA(高速或城区领航辅助)搭载量持续提升。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L2入门级组合辅助驾驶(不含NOA)新车交付同比增长21.94%,同期NOA同比增长177.47%。


2025年1-4月,上述两项数据则分别为同比仅增长不到10%,和同比增长134.68%,凸显前装市场在辅助驾驶功能上的需求变化。同时,NOA配置方案的成本持续下降,也进一步挤压了L2入门级方案的增量空间。


一升一降之间,背后是中小型供应商,甚至初创公司的岌岌可危。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头部车企NOA定点项目来看,华为、Momenta、卓驭、地平线(HSD)拿走了绝大部分优质项目。再加上部分车企的全栈自研(包括软件算法),能够继续留在牌桌上的机会越来越少。


同时,初创公司以及拿到零星项目的中小型供应商,依然是烧钱度日。而即便是已经实现规模化交付的供应商,也同样是持续亏损,对于盈亏平衡的预期也在下降。


以岩山科技此前收购的Nullmax纽劢科技为例,官方资料显示,从2020年开始陆续拿到了多个前装项目定点,方案更是覆盖从基础的前视一体机到行泊一体、舱驾一体,甚至还有端到端全场景辅助驾驶。


在该公司的合作客户中,也可以看到诸如比亚迪、奇瑞、东风、赛力斯、上汽等一线自主品牌车企。而在德赛西威转让股权之前,纽劢科技主要为其提供软件算法的外包开发。


公开材料显示,2022、2023年,纽劢科技从德赛西威累计拿到了4000万元的软件开发合同;不过,纽劢科技在2022年、2023年1-6月的营业收入均为0,主要系其交付的智能驾驶产品尚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所致。


2024年,随着德赛西威自研算法的布局以及部分合作项目的终止,纽劢科技拿到的实际软件开发合同降至500万元。按照岩山科技的公告,2024年纽劢科技的营收达到7211.15万元,但净利润亏损8852.77万元。


0

2022年-2023年6月Nullmax Ltd.财报数据


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在辅助驾驶赛道并非个案。


比如,更早实现规模化交付辅助驾驶方案的福瑞泰克,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28亿元、9.08亿元、12.83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76.83%和41.4%;但净利润分别亏损8.55亿元、7.38亿元、5.28亿元,三年间累计亏损超过21亿元。


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福瑞泰克已与49家OEM建立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并拥有累计超过330个定点项目及累计超过260个量产项目。


其中,2024年该公司来自吉利控股集团的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59.4%,以入门级L2为主;而随着今年吉利千里浩瀚平台的发布,极氪自研+千里科技的方案收割了高价值车型。


在行业人士看来,尤其是新进入者仍在继续增加,这些厂商可以提供较低的价格,再加上入门级L2到NOA区间成了大部分中小型供应商的聚集地,因而行业未来的竞争可能更为激烈。


而更大的危机,来自于头部供应商对市场的围猎。


2024年11月,国内另一家辅助驾驶初创公司—鉴智机器人与岚图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包括极致性价比中阶NOA方案、高阶端到端智驾大模型。


几个月后,2025年3月,鉴智机器人武汉办公室落成,并举行了华中区域总部启新仪式。按照官方通稿,这是深度融入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服务岚图智驾战略的关键举措。


但与此同时,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正在快速推进。


就在鉴智与岚图签署战略合作之前,华为与岚图合作的首款车型—全新岚图梦想家在2024年8月正式亮相,这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的MPV。


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华为与东风的合作历史悠久),再加上岚图梦想家在MPV市场打开销量密码(2024年累计销量85697辆,成为当家花旦),双方的合作关系迅速升级。


2025年7月12日,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在2025岚图用户之夜上表示,正在与华为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推出一系列全新产品。同时,未来全系产品都将搭载华为智能辅助驾驶。


7月12日,岚图FREE+正式上市,成为国内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4的车型,累计大定突破2万台;此外,新岚图知音也将于8月正式上市,同样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4。


而对于全新知音,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更是直言不讳,“岚图华为联合出品,必出爆品。全新岚图知音绝对是25万级超强的纯电SUV。”


而这样的抢单模式,对于中小型以及初创公司来说,压力巨大。实际上,去年开始,不管是上汽、广汽还是长安,都在加大与华为的合作力度。这也让不少中小供应商拿到的定点项目,在PoC阶段嘎然而止。


有意思的是,去年11月,鉴智官方披露,纯视觉高速NOA+城区记忆行车,已获得多家国际及国内头部车企、Tier 1的多款畅销车型定点,将于近期量产上市。高阶智驾方案,基于自研一段式端到端模型的城区NOA,获得多家国际及国内头部车企定点,已进入量产状态。


而到了今年4月,该公司披露的完成数千万美元B-1轮融资官方通稿中,高速辅助驾驶方案再次强调将于近期规模量产,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则要到2026年规模量产。


其中,「将继续与岚图等标杆客户深度合作」,仍然被鉴智官方再次强调。而作为地平线方案阵营的一员,鉴智面临的竞争对手也不少,包括知行科技、佑驾创新、智驾大陆、东软睿驰、博世、电装、安波福等一批玩家。


同时,地平线推出的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也已经拿到了奇瑞、大众等多家车企的定点,并着重强调这套系统的更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HSD还推出了HSD 300/HSD 600/HSD 1200三个版本,提供从普惠级到高性能再到全场景的全价格段、全性能段解决方案,打造L2城区辅助驾驶“全家桶”。


而作为辅助驾驶最关键的约束条件,计算平台的阵营也已经基本落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划分了下游方案供应商的梯次。从目前车企的主流选择来看,华为、地平线、英伟达、高通是四张明牌。


其中,华为、地平线在全场景NOA(价值量较高),拼的是软硬件全栈;英伟达、高通则是在国内市场押宝Momenta、卓驭、德赛西威三家头部厂商,后两家还同时可以提供传感器、域控制器两大核心部件。


比如,风头正劲的高通,在今年与德赛西威签署全球化合作协议,双方将采用“同套硬件、两套算法”的合作模式,基于统一的硬件平台,在中国市场搭载德赛西威的本地化算法,在国际市场则配套高通技术公司的通用化算法。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尤其是今年以来,部分合资品牌也基本敲定了城区NOA的合作伙伴,抢单窗口期已经关闭。接下来,将开始新一轮残酷淘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