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具身智能大讲堂


“我们想推出的是我们千诀一直坚持的第三条技术路线,既不分层也不端到端,而是分区,这是一条类脑智能路线。我们真的是把具身大脑当成产品来做,我们不是把它当成一项技术来做。”


2025年7月3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朝阳区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汇聚了来自国家部委、北京市及朝阳区的各级领导,以及百度、阿里、NXP等国内外行业巨头与众多顶尖AI创新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大模型、深应用、强产业”的时代命题。


在大会压轴的“具身智能”圆桌论坛上,千诀科技创始人兼CEO高海川作为核心嘉宾,系统性阐述了千诀类脑大模型和独创的类脑模型产品化路线,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他指出,当国际主流的“分层”与“端到端”路线发展放缓、步入探索期时,千诀科技正坚定地沿着一条从芯片架构到算法模型完全自主可控的“类脑分区”路线,引领具身智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破局:既不分层也不端到端,千诀的“第三条路”


本次具身智能圆桌论坛作为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的关键环节,汇聚了该领域的明星企业与顶尖学者,包括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清华大学副教授莫一林、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等,由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主持,共同探讨具身智能的前沿技术与商业落地前景。


面对当前产业界对具身“大脑”与“小脑”概念混淆、技术路线尚未收敛的现状,高海川给出了清晰的解答。他首先剖析了行业主流的两大技术范式:一是“分层”视角,将系统解耦为任务规划、轨迹规划和底层运控;二是“端到端”视角,试图用一个模型贯穿从感知到执行的全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条技术路线的发展都已经放缓了,”高海川判断,“中国的具身智能企业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与美国同行相似的迷茫期和探索期,但也正因此,我们走向了前台,迎来了与美国共同探索的时刻。”


在此关键节点,千诀科技长期坚持“第三条路”——类脑分区。高海川解释道:“这条路线既不分层,也不端到端,而是分区。这是我们从八年前在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孵化之初就坚持的、真正源于对生物大脑研究的路线。”


类脑分区路线的核心思想是以人脑功能区为蓝本,将复杂的智能任务拆解为视觉、听觉、决策、记忆等多个高度协同的“小模型”,而非试图用一个庞大的单一模型解决所有问题。这一架构具备三大颠覆性优势:


· 全栈自主可控: 从底层的类脑芯片架构到上层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双重颠覆与完全的自主可控,其核心成果已两度登陆《Nature》封面。


· 超长时程自主工作: 与主流模型相比,该架构能显著降低对遥操作(L2)的依赖,支持机器人实现长达数小时乃至以天为单位的连续自主工作。高海川透露:“我们的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现场演示,已创下两个半小时自主连续工作、无人工干预的记录,并成功应对了大量的动态干扰。”


· 真正的自主智能: 这是一条真正为“自主机器人”设计的技术路线,目标是让机器人摆脱人类提示,实现长时间、高动态环境下的自主决策与任务执行。


落地:大脑先行,走出“先家庭、后工厂”的独特商业路径

      

世界前沿的技术路线赋能千诀科技的独树一帜的商业化战略。在多数同行仍在探索场景、尚未实现规模化营收的背景下,千诀科技已获得大量产业客户的订单,收入规模可观。


高海川揭示了背后的商业逻辑:“我们的核心差异点,在于我们真的把‘具身大脑’当作一个产品来做,而不只是一项技术。”


千诀科技精准定位“大脑”的核心价值——长时程、动态环境下的自主决策能力,并暂时弱化对复杂物理操作的要求。这一战略选择,催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商业化路径:先家庭,后服务,最后进入工厂。


“我们优先选择那些对长时程自主决策需求最强,同时操作相对简化的场景。”高海川举例说,“比如,为扫地机器人、机器狗等现有设备赋能,彻底拿掉‘遥控器’,让它们真正实现自主规划、按电梯、规避动态障碍等,无需人工接管。这些都是当下真实存在的、可以立刻创造价值的需求。”


通过这种“大脑先行”的策略,千诀科技在现阶段就找到了广阔的蓝海市场,率先实现了商业闭环,并以真实的客户反馈反哺技术迭代。


未来:技术与商业并进,围绕真实客户需求迭代


在论坛的最后环节,当被问及未来一年的投入重点时,高海川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未来一年将围绕真实、大量的客户反馈去迭代技术。”对于千诀而言,技术突破并非空中楼阁,商业化也非单纯卖货,二者是在真实的客户需求驱动下螺旋上升、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作为“中国脑科学”重点支持项目,千诀科技正以其独特的类脑智能路线,为全球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具潜力的“中国范式”,作为中国AI创新力量的重要代表,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未来的塑造。



  END 




科技热点


1.仅重18克的被动伸缩扑翼机器人

2.全球首例 SoftFoot Pro仿生脚原型

3.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全新分层框架曝光

4.受螳螂视觉启发的立体人工复眼技术


大咖观点


1.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 产业大佬们怎么说?

2.人形机器人是继PC、手机之后人类的第三台计算机

3.傅利叶智能顾捷分享人形机器人探索历程

4.上交大高峰:人形与多足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分析


热点评论


1.A++++轮 融资超10亿 估值超70亿的具身智能公司

2.地球上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来了

3.英伟达大会发布人形机器人开发工具

4.宇树Unitree B2对战波士顿动力Spot


新品速递


1.GTC 2024 黄仁勋发布王炸技术

2.傅利叶GR-1通用人形机器人表演架子鼓视频

3.逐际动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L-1

4.地表最强Figure 02发布!算力提升3倍!


微信号|具身智能大讲堂

专注AI具身智能产业前沿话题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具身智能大讲堂】读者讨论群,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添加微信号(Robospeak2015)或堂博士手机号(15611695072)备注“具身茶谈”可进入交流群。


兼职作者&投稿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添加微信:李鑫(13581537940,手机与微信号相同)。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