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专家:5年之后中国在EUV光刻机将会迎来重大突破!
- 2025-06-23 15:30:53

汇集全球半导体产业最新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近日,国际半导体领域知名专家叶国光博士在接受台湾媒体专访时,分享了其在中国大陆工作20余年的深刻见闻,见证了中国半导体行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
如今,中国大陆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成果斐然,门类齐全。从大硅片的量产制造,到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再到最后的封装测试,中国企业已构建起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在光刻机领域,中国企业正奋勇前行。目前,自研的干式光刻机产品已对外公布,浸入式产品也在紧锣密鼓地全力研发。而在备受关注的EUV设备方面,尽管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被“卡脖子”最为严重的环节,但众多科研部门正分工协作、奋力攻关。叶博士乐观预估,至少5年之后,中国在EUV设备技术上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先进芯片制造(如7nm、5nm甚至3nm)高度依赖EUV光刻技术。相较于传统DUV(深紫外)光刻,EUV采用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光源,能够在硅片上实现更高精度、更小特征尺寸的图案转移,是芯片制造迈向先进制程的关键。
构建完整EUV光刻机困难重重,需攻克高功率EUV光源稳定输出、多层反射镜系统、高真空环境稳定控制、亚纳米级对位精度与误差控制、全系统软硬件协同运算等技术难题。
当下,中国芯片制造主要依赖DUV光刻机。上海微电子虽能自研90nm光刻机且向28nm推进,但与EUV支持的7nm、5nm制程差距明显。
EUV光刻设备市场被荷兰ASML垄断,是7nm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生产核心装备。中国企业另寻出路,采用DUV+多重曝光方案实现7nm芯片量产。同时,在后端制造设备领域,北方华创等本土企业于沉积设备等多个环节实现自主技术突破,打通全流程。
此外,中国在EUV光刻机相关技术上已有局部突破,如上海微电子研发原型机,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分别在光源、反射镜片、环境系统等方面取得进展。
叶国光博士还指出,中国企业在刻蚀机、气相沉积设备等领域的发展已逐步追平美国企业。从整体产品水平来看,中国大陆企业的设备与美国企业的差距仅约两年,这一成绩是在遭受美国封锁制裁的艰难背景下取得的,更显难能可贵。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有三家机构正分别聚焦EUV光刻机的不同零部件展开攻关。目前,光源技术已接近攻克,下一步将进行系统的技术测试。不过,整个EUV的曝光系统仍需一定时间来完善。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EUV光刻机领域的攻坚之路充满挑战,但中国企业凭借坚定的决心、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正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在EUV光刻机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半导体产业的全面自主可控,在全球半导体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