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投资者的角度 | 心灵与机器的融合:脑机接口将如何改变一切

如今,人工智能模型能够起草法律合同、设计芯片、编写软件、剪辑视频、研发药物,甚至操作自主实验室。这项技术正在实时重塑各行各业,从金融、电影制作到工厂车间。这场变革的速度和规模,堪称自互联网时代以来的前所未有,甚至可能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当我们纷纷投资这一百年一遇的创新时,前瞻性的思维者们也自然提出了...
2025-07-17 09:19:47
Science正刊:麻省理工学院Hugh Herr 教授成为仿生时代领导者!

新型仿生膝盖恢复动态运动!下肢假肢的机械设计不断演进,其核心在于提升周期性运动能力。然而,这种有限的肢体修复方法阻碍了恢复构成人类运动能力剩余部分的多功能非周期性运动的必要进展。鉴于此,麻省理工学院Hugh Herr 教授(通讯作者)与Tony Shu(第一作者兼通讯)提出了一种骨整合的机械神经假肢,其神经嵌入设计融...
2025-07-17 09:19:47
杭电脑机协同智能团队:用于细粒度脑语义解码的视觉引导双空间交互网络

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脑机协同智能团队最新研究成果“Visual guided Dual-spatial Interaction Network for Fine-grained Brain Semantic Decoding”论文发表在国际TOP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上。文章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716707大脑语义解码在计算机视...
2025-07-16 11:32:29
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实现、临床进展与技术挑战

00摘要近年来,脑机接口的临床实验进展使得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植入式脑机接口(implantabl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iBCIs)的系统实现及最新临床进展,随后对制约iBCIs规模化的关键技术及挑战展开了讨论。在系统实现部分,本文将前端电极分为刺入式和贴附式两种类型展开介绍,并将实验范式视作解...
2025-07-16 11:32:29
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脑科学十项重要成果,介观脑图谱以及实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

7月10号深夜,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国内科研机构,联合法国、瑞典、英国等多国科学家,借助脑成像、空间转...
2025-07-15 09:19:59
Nature Neuroscience 最新论文—— 非人灵长类动物大脑的大规模高密度全脑神经记录

2025年6月23日,由 Timothy Harris 实验室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Large-scale high-density brain-wide neural recording in nonhuman primates” 的技术报告,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通道电极阵列 Neuropixels 1.0 NHP,它能够实现对非人灵长类动物大脑的大规模急性记录,为...
2025-07-15 09:19:59
AI社交也有“脑电波”?清华校友Nature论文颠覆认知,揭示共享神经动态或成智能体通用法则

AI 智能体竟能像生物一样互相交流?当地时间 7 月 2 日,清华大学本科校友、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毕业生、目前已入职美国强生公司的张兴健,发表了自己的一作 Nature 论文。对于当下大火的 AI 智能体,该研究发现 AI 智能体居然和生物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图 | 张兴健(来源:https://www.linkedin.com/in/xingji...
2025-07-14 09:36:06
2025年脑机接口“千亿蓝海”已开启,多项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今年以来,脑机接口(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技术以其颠覆性的潜力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焦点。从科幻电影中的“意念控制”到现实中的医疗康复、工业制造与虚拟现实,脑机接口正从实验室加速走向产业化,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技术革命。作为未来产业的战略高地,脑机接口不仅受到国内外科技巨头的追捧,也在政策支持和资...
2025-07-14 09:36:06
多模态融合赋能脑机交互:脑电-眼动融合算法与数据集

近日,脑认知与类脑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神经计算与脑机交互团队在多类别目标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脑机接口(RSVP-BC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布了首个面向多类别目标检索的多模态RSVP开源数据集,并创新提出了基于模态贡献度引导的多模态融合算法MTREE-Net,显著提升了多类别目标检索性能。相关成果以Exploring EEG and Eye Movem...
2025-07-13 09:32:37
昆明理工大学伏云发教授等|脑机接口中的人因工程研究进展

随着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与工程技术的融合发展,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如医疗康复、辅助通信、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等领域。在这一背景下,人因工程学作为关注人与系统之间交互效率、安全性与可用性的交叉学科,正在孕育出一个新的研究分支——BCI人因工程。该分支聚焦于BC...
2025-07-13 0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