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昨天,上海世博中心银厅,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落下帷幕。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打一个年轻化,无论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实践,年轻一代都是弄潮儿。用“爆发式集结”来形容并不为过:3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高达40%;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征集论文200,投稿作者平均年龄仅29,博士及在读群体占比79.4%。从16岁的高中生杨瀚琪,到28岁的CEO胡宇航WAIC俨然成为了青春的技术游乐园,为每个微小梦想预留展台,以无界胸怀邀所有人共享未来。在上海这片AI热土,年轻探索者正用他们的智慧、勇气与敬畏之心,奋力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


资讯配图

他们的奔涌,正是上海AI未来最动人的风景。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吸引了海量媒体到现场采访,青年报社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也在焕发大能量,用自己的观察与采访,捕捉大会的一个个亮点。前一天,他们与参展的青年才俊尽情交流,而昨天由马裕蔚、邵如依、王亦一、沈语晨组成的学记团队则负责大会闭幕式的采访,采访对象也换成了同龄人,有志不在年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样是少年的舞台。


资讯配图

为了让AI更好地走进生活,今年大会首次提出WAIC City Walk环游记”概念,将整个上海变为一个巨大的AI体验区,其推出的AI+智慧生活、AI+智能终端、AI+都市工业、AI+创新生活、AI+都市映像五条City Walk路线,串联起全市124打卡地。这一大会亮点,也以WAIC CITY WALK 青少年环游记”的形式,搬上了昨天下午的闭幕式舞台,并成为开场节目。5名红领巾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其中的魅力,引来台下阵阵掌声。


资讯配图

  节目完成后,小讲解员和小记者齐聚一堂,聊起了参演的感受。面对小记者邵如依的提问,来自南汇新城镇的红领巾讲解员周羽菲表示,站上闭幕式舞台时,自己“稍微有一点点紧张,但更多的是激动”,周羽菲说道,“因为我是第一次上这么大的舞台”。


资讯配图


  男生讲解员张艺腾则向小记者马裕蔚讲述了排练时的经历,“排练过程中,我可能会有一些语言不连贯、卡壳或是字音不标准之类的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听老师的指导,然后不停练习”。对于今年的人工智能大会,张艺腾用“太酷了”来总结,来自临港的他对AI有着特殊的感情,“能参加这次大会,我非常荣幸并且很自豪,在这里我看到了上海的AI力量,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张艺腾直言自己的梦想,“未来我也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梦想提供给养,为上海这座智慧之城谱写我们这一代人的传奇”。


  荣获今年AI无人机—无人机自主飞行挑战赛小学组一等奖的杨北辰同学,也来到了闭幕式现场。去年的比赛中,杨北辰因为一次操作失误导致时间紧张,最后获得二等奖,但今年他再进一步。小记者邵如依问起他两次参赛的变化时,杨北辰表示自己今年学会了克服紧张,在比赛中摆放无人机、二维码时有了更多经验和耐心,终于顺利完赛并拿到了第一。


资讯配图

结束了两天的大会之旅,小记者收获满满,也平添了几分自信,马裕蔚觉得自己的“社牛”属性非常适合担任小记者,“只要鼓起勇气,跟陌生人交谈并不难,大人们总说,没有我熟络不起来的人”。谈笑间他突然间话锋一转,“我也更坚信了,科技改变生活”。马裕蔚显得非常自信,“也许在AI方面,现在的中国还在争第一,但过不了多久,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第一”。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WAIC 2025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