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在国际合作日益紧密的当下

成都科技企业正频繁取得技术突破

越来越多的“成都造”也扬帆出海

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应用

到高端制造的精密探索

再到生命科学、量子计算等

 “高精尖” 范畴

“成都造” 科技产品正跨越山海

将成都智慧与创新力量

播撒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资讯配图


量子测控系统领跑全球

资讯配图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CQCC2025)上,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全新可扩展低延迟反馈量子计算测控系统ZW-QCS580系列产品入选“CQCC2025量子计算优秀成果与案例”。作为量子计算机的“核心主板”,这套系统能在300纳秒内完成反馈控制,技术指标全球领先,为国内首台套快速反馈测控产品。


资讯配图


公司基于量子计算需求驱动突破核心器件瓶颈,其低温低噪声放大器频率覆盖10kHz-40GHz,功耗仅为国际竞品的1/5-1/20。也正是这种技术底气,让产品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据介绍,2025年公司出海业务较去年翻倍增长,客户遍及欧美十余个国家科研机构。



资讯配图


工业机器人加速“出海”

资讯配图

在工业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助手。作为西南地区首家启动协作机器人功能安全认证的企业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拥有400余项有效知识产权,已自主研发60余款通用型机器人,产品应用可覆盖超80%的工业场景,服务的用户包括比亚迪、富士康等知名企业,并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资讯配图


眼下,卡诺普正进一步加快其“出海”步伐,更加紧密地拥抱广阔的国际市场。据介绍,接下来公司计划在欧洲、南美洲、中东等地建立区域技术中心,提供本地化培训与售后支持,并将力求实现每年新增1项新产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专业认证,加速产品的全球化布局。



资讯配图


纳米孔测序仪打破垄断

资讯配图

基因测序技术是解读“生命密码”的一把钥匙,其原理是通过测定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揭示遗传信息。正是由于这项技术复杂且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的基因测序一直处于被“卡脖子”的状态。


2020年9月,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款纳米孔基因测序仪QNome-9604,从蛋白工程、生物芯片设计到集成电路设计、软件AI等技术方面,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此前牛津纳米孔科技公司(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下称ONT)的技术垄断,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上第二家造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公司。


资讯配图


实现了从“0”到“1”的技术突破,企业也正加快产品出海步伐,前不久,齐碳科技作为核心技术提供方,组成代表团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开展友好访问交流活动。其携带的自主研发纳米孔基因测序设备,提供了最新一代基因测序平台与不同应用领域解决方案,备受当地关注。



资讯配图


Fotor 一下,文字变“现实”

资讯配图

早在美国人工智能团队OpenAI发布视频生成领域的重磅模型——Sora前,2024年1月底,成都恒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上线了AI视频产品Clipfly,并同步推出文字生产视频功能。


资讯配图

▲图据:锦绣青羊(ID:qingyangqu)


更重要的是,团队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Fotor,能创建逼真的脸部图像、绘画及任何类型的数字艺术,可广泛应用在专业设计、自媒体创作、电商运营等领域。而且使用简单,输入文字提示,通过AI文字—图像生成器即可在几秒钟内变成“现实”。

目前,Fotor在全球超过5000个AI应用中的用户数排名全球前25,用户数超6亿,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为同期上榜国产AI产品中排名最高的。


资讯配图


便携式投影仪亮相欧洲

资讯配图

今年6月,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国巴黎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便携投影产品MoGo 4和MoGo 4 Laser,标志着Play 6系列产品海外版正式亮相欧洲市场。


资讯配图


据介绍,MoGo 4系列不仅便携,更注重个性表达,专为科技爱好者及千禧一代打造。极米科技还配套推出Power Base支架与70英寸便携户外幕布,进一步提升户外场景使用体验。

尽管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激烈,但极米科技得益于其全球化战略布局,在家用投影市场出货量保持领先。2024年,企业营收34.05亿元,其中海外收入10.86亿元,占比约31.89%。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几年海外投影机市场增速高于国内,以极米科技为代表的智能投影在海外的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资讯配图


有机硅塑料中的应用专家

资讯配图

自2004年成立以来,成都思立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有机硅与塑料的结合应用,先后攻克鞋材、电线电缆、汽车内饰件等行业技术难题,填补国内有机硅改性助剂领域的技术空白,成为有机硅塑料中的应用专家。


资讯配图


该企业积极“出海”,重点市场包括印度、德国、意大利等,2024年出口额占总销售额近35%。厨房用具、宠物用品、母婴用品、家具木塑、户外设备等领域,都能见到其产品。


资讯配图


“万分尺”测量毫厘不差

资讯配图

自2018年在成都成立以来,达时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凭借自研的光栅尺和误差补偿算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其研制的精密测量仪器精度高达万分之一毫米,相当于将一根头发丝纵向劈开500份,有着“万分尺”之称。


资讯配图


除产品应用在国内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领域,该企业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凭借只有海外同类产品三分之一成本的优势,产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此外,欧洲、美洲、亚洲库存仓库的建立,进一步缩短了全球供货时间,增强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全球用户提供可信赖的测量工具。



资讯配图


水下机器人创深潜纪录

资讯配图

在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潜行创新(成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水中一台“潜鲛P200 PRO”水下机器人正模拟深海作业,灵活地穿梭于模拟水域。“这款机器人具有的推进器设计突破U型弯道,实时传感系统精准导航,可适应复杂水下环境,展现中国高端装备硬实力。”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产品已远销120余个国家。


资讯配图


在今年2月,“潜鲛P200 PRO”水下机器人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卡斯特里尔洞穴完成140.5米深潜探测,创该国洞潜新纪录,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一线观察·“硬科技”出海

放眼全球,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生物“智”造等越来越多的成都“硬科技”加速“走出去”,以创新实力打开国际市场。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生命科技自动化领域打破进口设备垄断,其自主研发的生物育种高端设备和解决方案,基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测序技术,已装机全球近百家标杆客户,产品远销巴西、美国、英国。成都朴为科技有限公司的复合型机器人,可实现360度高精度建图、无死角障碍物检测,拥有400公斤的负重能力,目前已经出口多个发达国家。


资讯配图


纵观成都科技出海图景,企业出海形式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市场版图从传统欧美向中东、中亚、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地区扩展,多元市场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合作形态持续升级,从单一产品输出转向深度技术协同。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微创手术机器人及医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制造及临床应用,与印度最大私立医院集团MAX Healthcare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历经三年探索,博恩思以印度为支点,成功开辟了美国、德国、日本、阿联酋等高端医疗市场,实现“中国智造”手术机器人的国际化认可。


更深层次的产业布局也在加速。2024年6月12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首家海外子公司,以“小时级”服务响应辐射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家。海外子公司的建立促进企业业绩在东南亚稳定年增长20%左右。仁新焊机机器人(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则更进一步,2024年开始,在北美、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在泰国、巴西建立生产基地,其通过智能3D视觉与算法规划创新“见缝就焊”技术,将焊接机器人销往全球十余个国家。


部分综合:四川日报、红星新闻、天府发布(ID:tianfufabu)

部分图据网络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

资讯配图


你“在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