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作者 | 赵芷姗

编辑 | 周伟鹏

时隔1个月,饿了么高管贪腐案破案了。

资讯配图

饿了么CEO受贿细节披露

724日,上海经侦总队发文通报,成功破获一起互联网企业高管收受商业贿赂案,抓获受贿、行贿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额达4000余万元

该高管正是饿了么前CEO、物流主管韩鎏

今年5月,饿了么经内部调查发现韩鎏涉嫌职务犯罪,并向公安机关报案。620日,韩鎏在上海办公室被警方带走。

资讯配图

警方称,自20237月以来,韩某等3人相互勾结,利用手中管理物流配送业务和确定供应商准入、清退、考评、补贴发放等职权,帮助多家供应商获取物流配送业务资格,大肆收受供应商刘某等4人的行贿款。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韩某等330多次收受贿款,金额达到4000多万元。

资讯配图

并且,韩某等人受贿的手法极为隐蔽,在频繁接受供应商宴请的过程中收取巨额财务,为了掩人耳目,还将赃款赃物分散存放于多处出租屋内

目前,韩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悉,韩鎏1988年出生,天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毕业,毕业后加入京东,就职于京东商城和京东物流。

2019年加入阿里,两年后担任饿了么资深副总裁、即时零售业务负责人。2024年,韩鎏升任饿了么CEO,成为阿里最年轻的业务总裁之一。

资讯配图

商业化部门成贪腐重灾区

警方通报韩鎏受贿案的同一天,《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披露,某短视频大厂负责服务商入驻审批、奖励政策制定及执行等的高管冯某,内外勾结,一年套走1.4亿元奖励金。

并且,创建空壳公司非法接收赃款,将骗取的巨额资金“洗白”成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最终,冯某等7人因犯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均并处相应罚金。

资讯配图

近期披露的贪腐案件,不论是韩某还是冯某,都属于能与供应商、服务商直接接触的商业化部门,为什么商业化部门成了腐败的重灾区?

作为企业资源与外部市场的交易纽带,商业化部门掌握企业核心资源分配权,天生就面临着高利益的诱惑。

尤其是互联网大厂的商业化部门,他们通常管理着亿级现金和流量池,这些权力直接决定外部合作方的营收规模。

比如在韩鎏案中,有供应商为了改善经营状况而向其行贿,希望能获得更多关照。

仅仅只是一些生意便利的倾斜就可能为供应商带来数百万的收益,行贿成本远低于潜在回报,简直是“一本万利”。

在与外部供应商、服务商的合作中,也存在灰色地带。合同中的定价折扣、考核指标、付款周期等,往往没有绝对的硬性标准,1%的价格浮动可能涉及百万、千万级的资金,这种“弹性空间”就容易滋生出贪腐。

有供应商曾因考核不达标,向韩鎏行贿以保留供应商的资格。

在商业化部门中,其部门主管面临的诱惑最大。有时为了完成KPI指标,甚至还会主动参与分赃。

收受“回扣”“返点”常被默认为是行业的潜规则,腐败发生后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标准的浮动化,也让审查难以判断。

环境的纵容,让腐败的发生更加悄无声息。

资讯配图

本质是权力失控

在韩鎏案披露后,有网友疑惑,为什么都已经是CEO级别的高管了,还要冒着风险受贿?

两年,三人,分4000万,平均一人一年分不到1000万。

这些高管通常掌握着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平台资源,当看到合作方因为自己的政策倾斜就“一夜暴富”时,就很容易产生权力与自己收入不匹配的错误认知。

警方披露的细节中,韩鎏不仅收受行贿款,而且还要求供应商根据利润情况按比例分成,享受权力变现的果实。

对于他们来说,腐败的动力不是缺钱,而是在心理失衡下权利的失控。当一个人既能决定他人的财富命运,又能规避惩罚时,即使年薪千万,也可能为了权力铤而走险。

END•

如需转载原创文章,请联系微信:KJMRTS88
欢迎点击科技每日推送视频号,看最新视频~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