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作者 | 黄婉宜

编辑 | 周伟鹏


7月21日,据《中国企业报》报道,一款售价近万元的京东方远望屏陷入了投诉风波


据官方介绍,这个远望屏可以预防和缓解近视,但是有家长在黑猫投诉平台称,孩子使用后却出现不适症状。


有消费者对科技每日推送表示,自己每天用这屏幕6小时以上,饮食和户外时间都没变化,可视力反而变差了。


对此,科小编咨询了京东方客服。


对方解释:“远望屏一般都是没有坏处的,应该是改变用眼习惯了,比如用了远望屏之后就不去户外了,听医生的就对了。”他还称,现在有人被利用,专门诋毁这个产品。


京东方远望屏护眼效果引争议


这款京东方远望屏,也叫雾视屏或远望学习屏,大小跟台式电脑差不多。



黑色机身配点金属装饰,14英寸的屏幕,支持有线连接和无线投屏,还带个55厘米的长焦摄像头,能放大16倍,官方说用的时候就像在看10米外的大画面,能够预防近视。


而且它的坐姿提醒功能还能引导用户保持40-50厘米的健康观看距离,自然矫正坐姿。


这款设备由近视防控"4L 疗法" 的创始人、国药眼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赵阳博士推荐背书。


价格方面,不同套餐在9980到12980元之间,主要配置是新款屏,还能选长焦高拍仪、Windows主机、大路灯这些配置。


在京东最新的智能护眼设备热卖榜上,9980元的京东方远望屏排第六,15日就卖了近100件。


京东方远望屏自推出后,实际效果一直受到用户质疑。


2024年9月,小红书有位网友发文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他的小孩在2023年4月到10月,眼轴没涨反而退了0.01mm,在2024年4月到9月换用京东方远望屏后,眼轴涨了0.11mm,期间其他变量就是投影仪换成了这款远望屏。


 

眼轴是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一旦过长,光线焦点就会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轴性近视。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眼轴每增长1mm,近视度数约增加250-300度,眼轴增长0.11mm,意味着度数约增加27.5-33度。


这位博主还提到,在一个远望屏指导群里,不少家长看到他说这事儿后,也纷纷站出来诉说类似遭遇,甚至有孩子四个月眼轴就涨了0.34mm。


值得注意的是,该博主在使用前还咨询过赵阳医生,医生建议看得越多越好,至少保障每天一小时,于是他们让孩子不休息地看了3个月,结果眼轴增长得更厉害了。


相对青少年,成年人眼球发育已成熟,用眼模式较固定,长时间学习通常比青少年少,视力相对稳定,但也有人用这个设备出现了眼轴增加的情况。


2024年10月,有位19岁的博主称,在两个月内,两只眼睛的眼轴分别增长了0.03mm和0.05mm怀疑问题可能出在京东方远望屏上。



今年7月11日,在旗舰店的产品评论区,还有消费者称使用时头晕,售后也跟不上,怀疑这就是个智商税。



不过,也有很多消费者觉得这个产品还不错。


“我家孩子每天用它三小时,看书看网课都挺方便,裸眼视力也稳定多了。”

“远望屏如果坐得不端正,是看不到里面完整内容,现在也不像以前写作业把头埋得那么低了。”


理论上有护眼潜力

专家质疑实际效果


从技术角度看,京东方表示该产品用了AR自由曲面技术,能让孩子坐在离屏幕40-50厘米的地方,却感觉在看10米外的140寸大画面,就像在电影院看巨幕一样。


它的护眼原理是,让眼睛产生看远处的感觉以减少疲劳,同时优化屏幕光线使其如纸质般柔和,避免眼睛干涩,还能自动随环境光调节亮暗与颜色,减轻眼睛适应光线的负担。


局限性在于,其屏幕只有14英寸,用户得经常挪角度才能看全内容,用久了容易累。尽管说能防反光,但强光下还是会晃眼,有些用户会觉得头晕。


对于远望屏的护眼效果,赵阳在产品推荐视频中表示,“防控近视主要看两个因素,光暗和远近,远望屏可以将书本内容拉远,成像点往前,因此远望屏值得推荐。”


据《北京商报》报道,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博士陈小舒指出,尽管远望屏相关技术在理论上看似有吸引力,但由于这项技术过于新颖,目前能证实其具备预防或延缓近视作用的证据十分匮乏


她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还没有发现权威研究数据。


京东方持续投入健康显示板块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北京,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创新企业业务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覆盖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微米级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智慧医工等领域


2025年一季度报告中,京东方营收达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归母净利润16.14亿元,同比增长64.06%;扣非归母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更是暴增126.56%。


它从2014年开始做健康显示的业务,之后把显示技术和医疗健康的资源合在一起,慢慢搭起了整个板块。


现在已经推出了给学生用的全景读写台、健康远望学习屏,还有给老年人用的拾光纪Y1平板。


京东方还牵头制定了《远望屏技术规范》,目前已获批立项,试图为行业建立标准。


不过,面对专家质疑和消费者投诉,京东方可能还需要在技术、实际效果等方面持续完善。

 

END•

如需转载原创文章,请联系微信:KJMRTS88
欢迎点击科技每日推送视频号,看最新视频~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