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宏观经济分析

绍兴市是浙江省辖地级市、II型大城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绍兴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2年首次突破七千亿大关,2024年成功突破八千亿元。2024年,绍兴市生产总值83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993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4123亿元,增长5.9%。

工业是绍兴经济的“压舱石”。近几年,在支持政策不断叠加、政策效应持续积累的背景下,绍兴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稳”的基础持续夯实。2024年,绍兴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2.6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5.7%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绍兴市牢牢把握高新技术产业“高”和“新”的特征,以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建设绍兴科创走廊2.0为牵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394亿元,较上年增长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4%。

2024年,绍兴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项目为要”鲜明导向,深入实施“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统筹推进内生挖潜力和外引强链群,持续优化项目投资结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高于全省平均1.5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54.7%,第二产业增长5.7%,第三产业持平。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9个百分点。

绍兴市产业结构分析

绍兴市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框架下,结合本地特色,重点打造“10+2”产业集群,即:巩固提升现代纺织、绿色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交通(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智能装备、智能家居家电、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布局新能源、智能视觉等未来产业集群,传承振兴黄酒、珍珠饰品等经典产业集群。

绍兴市还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4151”计划,即到到2026年,全面完成“4151”关键目标。“4”即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0万元/人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比例保持3.5%以上,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压舱石”作用更加牢固。“1”即打造形成10个左右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3,培育形成若干有前景、有特色、有优势的重点产业,现代纺织国际竞争优势更加凸显。“5”即制造业领域培育形成500家优质企业,包括“长高长壮”冲刺库企业100家、优质的国内上市企业100家和“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企业300家,涌现出若干世界领军企业、全球知名品牌和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1”即制造业领域每年实施100个左右10亿元以上重大牵引性项目,制造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速均达到15%以上,外资利用水平提升,营商环境改善。

绍兴市下辖3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建成区面积442.89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272.76 平方千米。绍兴市各地纷纷根据自身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发展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如新昌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医药强县、纺织基地、轴承之乡、冷配大县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占比超90%。以传统纺织印染产业为支柱的柯桥区,近年来确立了新赛道——“1+3”支柱产业体系,“1”即以现代纺织为主导,“3”即新材料、生物医药、泛半导体产业三大新兴产业。上虞区加快推进“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分别是先进材料、数智经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储能与氢能、低空经济、精准医疗、元宇宙。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地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柯桥区大力发展空天开发、碳纤维等产业,越城区则聚焦于合成生物、未来医疗、储能、第三代半导体、柔性电子等领域,上虞区加码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方向)、电子化学品、氢能等领域。

绍兴市现代纺织产业分析

在绍兴经济版图中,纺织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纺织产业是绍兴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富民产业、民生产业。绍兴纺织产业在全市产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经过多年创业创新努力,绍兴市充分发挥“产业+市场+创新”体制机制优势,全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纺织上下游产业链体系。柯桥的面料、上虞的染料、诸暨的袜子、嵊州的领带、新昌的纺机等,分别在全国乃至全球细分领域独占鳌头。数据显示,2024年绍兴市现代纺织产业集群产值2598.9亿元,同比增长9.5%。

经过多年发展提升、多轮改革创新,绍兴市形成了涵盖上游的纺织原料、材料,中游的印染、织造、装备,下游的服装服饰、家纺家居,以及贯穿全产业链的创意时尚、服务贸易等完整的大纺织产业链,建有针织、印染、纺机、家纺、创意等特色产业基地,全面协同全省纺织产业带、服务长三角纺织品生产贸易。截至2024年中,绍兴市现有规上纺织企业1924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36%,是全市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规上纺织从业人员22万人,占全市规上从业人员的33%,是绍兴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主要企业有天圣化纤、永利实业、天马实业、巴贝领带、古纤道绿色纤维、七色彩虹印染、盛泰服装集团、庆茂纺织印染、新乐纺织化纤、柯桥恒鸣化纤、迎丰股份、富润股份、闰土股份、盛鑫印染、越新印染等。

绍兴市绿色化工产业分析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作为绍兴“10+2”重点产业集群之一,化工产业在全市制造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绍兴市化工产业生态不断优化,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逐步形成了绿色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的绍兴精细化工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4年绍兴市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产值为1134.1亿元,同比下滑1.8%。

目前,绍兴市化工已形成“一核四极多点”的产业布局,一核即为上虞先进高分子材料省级“万亩干亿”产业平台,四极为绍兴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嵊州经济开发区城北化工园区、绍兴柯桥滨海工业区化工集聚区、新昌经济开发区大明市新区化工集聚区,多点为位于五个省级认定化工园以为的重点化工企业监控点。

绍兴市化工行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上虞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和新昌县,主要企业有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限公司、绍兴贝斯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自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氟材料有限公司等。

绍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总结

近年来,绍兴市坚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主阵地,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积极探索“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之路。在政策大力支持下,绍兴市“10+2”重点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持续加快,企业竞争力影响力持续增强,产业生态赋能赋值持续深入,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发挥。未来,绍兴市将继续强化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先进制造业强市“4151”计划,不断建强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激发龙头企业“链主”作用,统筹资源要素,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从而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各地将加快绘制培育新质生产力“路线图”,立足自身发展优势,竞逐发展新赛道。

往期推荐



有奖问卷丨

“十五五”润滑油液标准调研启动 



智研推荐丨2025年

中国润滑油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智研推荐丨

2025年中国首发经济产业发展报告



智研推荐丨2025年

中国西部地区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及各地区新质生产力研判



智研推荐丨2025年

中国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及新质生产力研判

中国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平台

智研咨询(www.chyxx.com)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市场地位证明、专精特新申报、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企业排行、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智 研 产 研 中 心

深度剖析  全景思维  优质服务

部分案例

智 研 咨 询 优 势

专业   严谨   权威   客观

15年产业研究经验


自主研发数据库


10000+客户选择


100+团队成员


质量领先保障


精密准确的研究方法


权威资质


99.9%客户满意率


完善的售后保障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