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6月最新原创报告(共235页)
图片
说明: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交流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后添加(微信号:lietou100w)微信;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图片
——

正文:

上周小编在文章:特斯拉Optimus Gen3将至,产业链公司齐飞!中提到7月份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梦幻开局,两句话概括:1)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创企大额融资资讯“轰炸”行业圈!2)二级市场机器人板块“起飞”!

7月份大额融资(集中在第二周):[星动纪元]完成5亿元A轮融资、[云深处]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 轮融资、[星海图]完成超1亿美元A4、A5轮系列融资、[跨维智能]完成数亿元A1、A2轮、[智元机器人]新一轮融资等等;其中它石智航、星海图也正式晋升具身智能赛道独角兽阵营且最新轮次融资皆由美团领投。

令小编没有想到的是,7月下半场融资潮仍旧持续;7月21日,又有3家头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创企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知名机构跟投;

  • [众擎机器人]宣布已完成Pre-A++轮和A1轮融资,共计近10亿元;其中,Pre-A++轮由小鹏汽车发起设立的星航资本投资;A1轮融资由京东领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投,以及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黄浦江资本等财投参投;同时,中东资本、国香资本、弘晖基金、浔商创投、包河创投等老股东也积极参与了这两轮的连续增资

  • [逐际动力]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东战略领投;

值的注意的是,今天官宣融资的三家企业皆由京东集团领投;相较于美团,京东入局具身智能较晚,今年5月份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才迎来投资本波具身智能浪潮中的投资首秀,同时公司已于今年2月开始内部组建具身智能团队,并开始对外招聘(包括机器人运动控制工程师、具身算法(机器人方向)等);在两家企业进行外卖大战之际,京东又连续领投三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这是要将竞争延续到了具身智能赛道。

2025年以来,谷歌、OpenAI等国外科技大厂率先从大模型赋能、投资形式转变为躬身入局本体制造,国内大厂随后跟进,如蚂蚁集团、京东集团等,同时国内各大厂也加快了投资步伐,诸多科技大厂迎来投资首秀,蚂蚁集团于2月、5月先后领投[星海图]和[星尘智能];4月,华为通过旗下投资公司[哈勃投资]投资[千寻智能],完成本轮具身智能浪潮中投资首秀;腾讯于3月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系列融资,完成本轮具身智能浪潮中投资首秀;字节跳动通过锦秋基金于4月和5月先后投资[星尘智能]和[乐享智能]6月,比亚迪重投[帕西尼感知],持股近12%,成为第一大外部股东;6月,腾讯、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字节和吉利联合领投[宇树科技]目前来看美团、京东已成为2025年投资具身智能创企最活跃科技大厂。
有关科技大厂入局具身赛道(大模型赋能、投资和自研)更多详细梳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接下来小编重点介绍华为唯一投资、被称为“中国版Figure AI”的[千寻智能]:

[千寻智能Spirit AI](公司全称“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16日杭州注册成立,是国内领先的AI+机器人全栈生产力级技术能力的具身智能公司,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下一代具身大模型与学习算法,被称为“中国版Figure AI”。

公司依托“顶尖团队+全栈能力”的稀缺性组合,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公司目前已累计完成5轮融资,累计融资超14亿元;上一轮融资可追溯到3月31日,公司完成由阿美风险投资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P7)领投,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靖亚资本、东方富海、东方嘉富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柏睿资本、弘晖基金、千乘资本参投的5.28亿元Pre-A轮融资;早期融资还包括,于2024年3月完成由顺为资本(小米系)领投的种子轮融资;于2024年8月完成近2亿元种子轮+天使轮融资;于2024年11月完成柏睿资本独投天使+轮融资。

值的注意的,公司于4月25日进行Pre-A轮融资工商变更时,在之前官宣的投资方基础中又新增资方[华为集团]旗下投资公司[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哈勃投资”),持股1.4323%;这是目前华为唯一投资的一家具身智能领域创企。

万亿美元人形机器人市场下,各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核心零部件厂商也备受关注,目前最受瞩目的是T链(特斯拉)、H链(华为)和宇树链;华为加持下的[千寻智能Spirit AI]后续在资本市场中将会更受青睐。

有关华为在具身智能赛道详细布局梳理,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浅谈,「华为」在具身智能赛道布局

创始人及核心技术高管:机器人行业“老炮”和高校教授间的“王炸”组合

图片

创始人兼CEO韩峰涛师从机器人学术泰斗丁汉院士,在机器人领域中深耕十余年,曾任珞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 CTO,是国内高性能轻型工业机器人领军者和国内力控协作量产交付第一人;
联创兼首席科学家)高阳(博士)目前担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具身视觉与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于UC Berkeley;博士导师是Vision领域的大牛Trevor Darrell,读博期间和Sergey Levine合作开始强化学习方面的探索,博后跟随Pieter Abbeel做强化学习。

高阳团队具身智能领域相关论文(标志性):

图片
图片
小编往期文章有提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UC Berkeley属于神一般存在,而高阳则是“UC Berkeley“归国四子”之一,其在具身智能领域成果颇多,其他三位分别是吴翼、许华哲和陈建宇;四位发展路径均是“清华大学—UC Berkeley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具身智能领域创业”。
针对具身智能技术领域,全球Top50华人(有详细介绍各顶尖院校派系情况)详细梳理,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全球AI+Robotics领域,国人、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联创)郑灵茵:曾带领珞石机器人海外事业部从0到1,在2023年海外销售占比15%,为千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另外,前[字节跳动]AI技术专家解浚源于3月宣布加入,担任具身智能部负责人的身份,负责具身大模型的研发工作。
公司还汇聚了来自UC Berkeley、CMU、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杰出人才,以及小米、华为、腾讯、大疆等知名企业的精英。
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本体+大脑同时布局,被称为“中国版Figure AI”
公司坚持软硬一体的全栈路线,拥有世界级机器人软硬件团队,具备全栈的AI工程化能力。
图片
软件层面:3月17日,公司发布自研端到端VLA模型Spirit v1抢先版视频,视频中机器人已可以实现叠衣服全流程顺畅操作,完成连续长程复杂任务,成为国内首次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的具身智能公司。
视频中,机械臂成功完成从抓取、铺平、折叠,再到堆叠全流程叠衣服操作,这一跨越式进化背后,核心便在于公司最新推出的视觉-语言-动作(VLA)大模型Spirit v1。
目前,除了拥有全球具身智能领域“最强创始团队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简称 PI或 π )外,千寻智能是全球第二家能够挑战全流程叠衣任务的公司。
图片
本体层面:7月1日,公司发布首款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正式发布,刷新具身智能新高度。

视频中,Moz1身处日常办公场景,自主完成清理会议室诸多工作,包括将涂鸦笔放到笔筒、更换纸巾、整理桌椅、擦拭黑板、关灯等,开启智能办公新时代。

图片
图片

据官方介绍,Moz1是国内首个高性能全身力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拥有26个自由度(不含灵巧手),基于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打造,搭载国内领先的高精高速WBC(全身运动控制)系统与VLA模型(性能强大大小脑),在速度、精度、安全性和仿生力控方面都达到了行业最高水平。

据公开资料显示,Moz1一体化关节的功率密度相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提高了15%,充分展示了千寻智能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硬件上的强大技术实力。

图片

商业化进展:目前,千寻智能主要聚焦智能制造、物流、康养等高附加值领域,已完成80+场景调研,计划2025年交付数百台产品。
延伸:
从产品和技术层面考量,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创企粗略可分为两大阵营,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以运动能力为亮点的“硬件派”和以[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千寻智能]为代表的以具备强大AI能力为亮点的“软件派”。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突破性进展催生了本身具身智能浪潮,相较于上游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基本成熟,软件算法进步将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功能提升和应用场景拓展的关键;小编往期文章:人形机器人发展路线之争:“大脑”优先,还是“运动”优先?有提到大模型决定了人形机器人泛化能力,是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核心壁垒;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而言,强大的AI能力将是必需项,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构建自己的技术闭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才能在大厂林立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掌握主动权;因此具备强大AI能力且同时涉及本体的初创公司已成为资本市场香饽饽,此类公司在2025年接连完成大额融资。
值的注意的,具备强大AI能力且同时涉及本体的初创公司于2025年先后宣布已取得不错商业化突破,但商用场景经不起任何推敲,实际有价值场景还处于POC阶段,同时号称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技术壁垒仍旧有待商榷,目前来看众多具身智能领域创企并没有哪家实现真正护城河。
整体而言,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硬件派、运动派”创企迎来“祛魅”时刻,以[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为代表的软件派短时间无法实现真正商业化落地;居高不下的高估值,下一波故事如何讲,让我们拭目以待?
目前以[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为代表的头部创企争相IPO,寻求二级二级市场资金,但是技术未实现实质性突破,没有哪家实现真正护城河,有价值型商业化仍属于初期,率先进入资本市场,是有利于市场做大,还是会加速人形泡沫破裂,让我们拭目以待!后续,人形机器人赛道竞争态势越发激烈,绝大多数创企前景后续并不乐观。
有关具身智能创企面临困境、发展乱象等详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原创】人形机器人创企们,下一阶段的故事怎么讲?
.. ... ...

接下来,小编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并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实际商业化进展、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点击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与1030+位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探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图片
——

具身智能赛道更多解读(星球会员可查看完整版)

DeepSeek正重构人形机器人和具身大模型赛道!

【原创】浅谈人形机器人创企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才是未来唯一出路!!

【原创】车企、产业链公司、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人形机器人发展路线之争:“大脑”优先,还是“运动”优先?

【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全球AI+Robotics领域,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