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是一个涵盖航空和航天两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空航天主要包括飞机制造、航天器制造、火箭及其发动机制造等。

政策持续扶持产业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具有国家战略意义。航空航天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不断推动产业良性发展。据《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国始终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局于“十四五”期间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以追求高质量、可靠性为坚定目标。至“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航天大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路径。2024年,“商业航天”更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商业航天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

航空航天行业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入产出比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航空航天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出波动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航空航天市场规模约为12476.9亿元,同比减少5.95%。2023年中国航空航天市场规模超过1.3万亿元。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主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导,国有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资金支持和历史积累,在航空航天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中国航天科工集团(CASIC)等,主导军民用航空器、航天器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研发与生产。随着商业航天市场的兴起和政策的逐步放开,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如中科院、天仪研究院等逐步参与商业航天市场,尤其在卫星、火箭发射、无人机等领域快速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航空航天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航空航天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5-2031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025-2031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对航空航天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还重点分析了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结合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轨迹和实践经验,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是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做出正确经营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航空航天产品概述

第一节 产品定义

第二节 产品用途

第三节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供给情况分析及趋势

第一节 2020-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发展分析

一、航空航天整体发展概述分析

二、航空航天——卫星应用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航空航天行业细分领域分析

一、导航与位置服务

二、卫星遥感产业

三、卫星通信市场

四、航天技术水平

五、民航制造产业发展

第三节 2025-2031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市场供给趋势

一、航空航天整体供给情况趋势分析

二、航空航天重点区域供给趋势分析

三、影响未来航空航天供给的因素分析

第三章 中国航空航天经济环境及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节 贸易战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发展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二、社会环境

三、技术环境

第四章 航空航天行业“十四五”规划发展总结

第一节 航空航天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及纲要

第二节 航空航天行业“十四五”规划主要成绩

第三节 航空航天行业“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

第五章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影响研究探讨

第一节 “十四五”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研究

第二节 “十四五”国内外环境变化趋势

一、重大格局变化趋势

二、国际政治形势演变

第六章 2020-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20-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 2020-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 2020-2024年航空航天所属行业产销分析

第四节 2020-2024年航空航天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2020-2024年航空航天所属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六节 2020-2024年航空航天所属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第七章 航空航天行业“十四五”热点问题探讨

第一节 航空航天装备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

第二节 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节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节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研究

第五节 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第六节 “十四五”时期航空航天行业自身热点问题研究

一、行业技术发展热点问题

二、产业增长方式转型问题

三、行业产业链延伸问题

四、行业节能减排问题

五、行业产业导向性问题

第七节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八章 航空航天行业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20-2024年华东地区航空航天产业运行情况

第二节 2020-2024年华南地区航空航天产业运行情况

第三节 2020-2024年华中地区航空航天产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2020-2024年华北地区航空航天产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2020-2024年西北地区航空航天产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2020-2024年西南地区航空航天产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2020-2024年东北地区航空航天产业运行情况

第九章 航空航天行业重点项目及投资机会

第一节 政策推动卫星与多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节 航空航天领域投融资日趋活跃

第三节 航空航天行业投资研究

一、频轨资源竞争加剧,国际政策风险提升

二、低轨通信星座的建设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三、遥感应用市场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航空航天产业化转型升级原则与思路

一、转型升级原则

二、转型升级思路

第五节 航空航天产业化转型升级需求

一、调整产业结构的需求

二、改变增长方式的需求

三、实施经济管理的需求

第六节 航空航天产业化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一、立足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圈层结构

二、运用市场机制,转变产业增长方式

三、优化治理结构,实施现代经济管理

第十章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二节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三节 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四节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五节 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公司投资情况

四、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十一章 航空航天企业应对“十四五”规划研究及转型策略分析

第一节 企业应对“十四五”经济全球化策略

第二节 企业应对“十四五”自身调整策略

第三节 企业应对“十四五”技术发展与国际技术规则制定策略

第四节 企业应对“十四五”经济结构转型策略

第十二章 2025-2031年期间航空航天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25-2031年期间航空航天行业内部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

二、技术水平风险分析

三、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第二节 2025-2031年期间航空航天行业外部风险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

二、行业政策环境风险分析

三、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第十三章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2020-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20-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投资收益分析

第三节 中国航空航天行业产品投资方向

第四节 2025-2031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投资收益预测

第十四章 航空航天企业2025-2031年发展策略建议及指导

第一节 从生存型需求转为发展型需求对企业发展战略影响

第二节 企业2025-2031年战略定位和主业方向

一、结合实际确定企业主业

二、明确重点培育的其他优势业务

三、消费需求结构变化对企业发展战略影响

第十五章 市场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二节 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

第三节 2025-2031年全国投资规模预测

第四节 2025-2031年市场盈利预测

第五节 项目投资建议

第十六章 行业“十四五”规划观点与结论

www.huaon.com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工业园区大数据、产业链地图、专精特新申报及市场地位证明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