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1:AMD推出锐龙Threadripper PRO 9000WX处理器,96核旗舰接近10万元

上个月AMD正式推出了锐龙Threadripper 9000系列处理器,当中面向工作站的锐龙Threadripper PRO 9000WX将于7月23日起在AMD区域系统集成合作伙伴以及全球OEM厂商,包括戴尔科技、惠普、联想和超微等的系统中推出,DIY客户也可以单独购买新处理器。

锐龙Threadripper 9000系列CPU均基于Zen 5架构打造,最多拥有96核心192线程,整体计算管道相较上代产品有更全面的优化,完整支持AVX-512,支持8通道DDR5-6400 ECC JEDEC内存,相较上代产品拥有更高的内存带宽,全面兼容现有的sTR5平台,也就是说现有的WRX90与TRX50主板只需更新BIOS就能直接使用锐龙Threadripper 9000系列CPU,可以有效控制用户的升级成本。

这些处理器专为追求顶级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专业人士和企业而设计,提供无与伦比的多核性能。与上一代锐龙Threadripper PRO 7000进行同频对比,新的锐龙Threadripper PRO 9000在主要工作站基准测试中的IPC提升了16%,在SPECworkstation 4.0 AI和ML基准测试中更是提升了25%。同是96核的锐龙Threadripper PRO 9995WX处理器比锐龙Threadripper PRO 7995WX进行主要垂直行业广泛的实际混合工作负载测试,性能提升幅度高达26%。

锐龙Threadripper 9000系列CPU最多可配置12个CCD,每个CCD拥有8个Zen 5架构核心,支持8通道DDR5-6400 ECC内存,理论内存带宽可达410GB/s,亦可通过EXPO支持DDR5-7000以上规格的内存,可提供128条PCIe 5.0通道,TDP最高可达350W。

售价方面,最顶级的96核锐龙Threadripper PRO 9995WX国内的建议零售价是99995元,64核的锐龙Threadripper PRO 9985WX要66985元,32核的锐龙Threadripper PRO 9975WX卖33975元,24核的锐龙Threadripper PRO 9965WX则是23965元,最便宜的16核锐龙Threadripper PRO 9955WX的建议零售价也要13955元。

锐龙Threadripper PRO 9000WX系列处理器可搭配WRX90与TRX50主板使用,搭配WRX90主板时支持8通道DDR5-6400内存,最大内存容量2TB,可提供144条PCIe通道,包括128条PCIe 5.0。搭配TRX50主板时只支持4通道内存,最大内存容量1TB,提供的PCIe通道数量减少至88条,当中有80条PCIe 5.0。

Threadripper PRO 9995WX与对手旗舰至强W9-3595X的性能对比,得益于更多的核心数量,在复杂的模拟、生成设计、渲染、AI 推理和软件编译任务可从这种强大的处理能力中受益匪浅,在Chaos V-Ray等专业渲染工具中获得2.4倍的性能提升,在Keyshot中可获得高达2.2倍的渲染速度提升,在Adobe After Effects等工具可使创作速度提高78%。

运行LM Studio + DeepSeek R1 32B(CPU/GPU)的基准测试,Threadripper PRO 9000的性能比至强W9-3595X提高了49%,即使将AI处理设置为使用GPU,强大的CPU仍然非常重要。

全新Threadripper PRO 9000 WX系列处理器彰显了AMD对工作站市场的承诺,并持续提供领先的工作站性能。作为最新一代处理器,它也是本地AI处理的强大引擎,成为跨所有行业的专业人士的优选平台。

链接:https://www.expreview.com/100757.html

    
     线程撕裂者算是老朋友了,作为锐龙家族最顶级的产品,线程撕裂者是AMD EPYC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性能是完成值得相信的。而AMD在3000系列开始,就带来了Threadripper PRO系列的工作站专用线程撕裂者,这一代也不例外,但是这价格……作为消费级能买到性能最强的产品,贵一些也正常,但是十万元还是有点夸张啊。




2:AMD Radeon AI PRO R9700工作站将于7月23日上市
为本地AI赋能

随着AI推理对内存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模型复杂度的持续提升,开发者们寻求能够本地处理这些需求的硬件,同时不牺牲性能和灵活性。从大型语言模型到生成式工作流,现代 AI 负载需要具备强大计算能力和充足显存的 GPU。

AMD Radeon AI PRO R9700这款产品其实在今年台北电脑展的时候就公布了,它是其面向本地 AI 开发和高吞吐推理的新型专业显卡,而AMD公布该显卡将于 2025年7月23日上市,它将通过专注于定制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的精选AMD硬件合作伙伴,提供预装的工作站系统。

这块Radeon AI PRO R9700拥有64组CU单元共128个第二带AI加速单元,可提供1531 TOPS的INT4算力,支持FP8、FP16和INT8等各种精度的计算,显卡TDP 300W,采用PCIe 5.0 x16接口,配备256bit/32GB GDDR6显存,为本地推理、模型微调和复杂的创意工作负载加速。

配备32GB大容量显存的好处就是单卡就能够运行参数量更大,精度更高的模型,上图已经列出了部分大语言模型和文生图模型所需的显存容量,配备32GB大显存Radeon AI PRO R9700能够很好的运行这些AI模型。

AMD Radeon AI PRO R9700针对对硬件性能有极高要求的AI专业用户设计,特别擅长自然语言处理、文本生成图像、生成式设计等需要大型模型或高显存流水线的复杂任务。无论是进行大规模推理、本地微调,还是支持多模态工作流,Radeon AI PRO R9700均能提供充足的容量和速度,实现全程本地运算,提升性能、降低延迟,并增强数据安全性。

Radeon AI PRO R9700完全兼容AMD ROCm开源软件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且可扩展的AI与高性能计算环境。支持PyTorch、ONNX Runtime和TensorFlow等主流框架,ROCm使用户能够高效构建、测试和部署基于R9700的本地AI模型。32GB显存、RDNA 4架构和ROCm 6.4.1的结合,实现推理、微调及定制模型工作流的加速表现,使Radeon AI PRO R9700成为追求性能、灵活性和开放标准的AI专业人士的理想选择。

凭借紧凑的双槽设计、PCIe 5.0接口及鼓风式散热方案,Radeon AI PRO R9700支持多GPU工作站部署。不同于采用轴流风扇设计、通常难适配高密度系统的消费级显卡,R9700的鼓风设计确保高效的前至后气流,允许多张显卡在高性能紧凑环境中稳定运行,方便部署并行推理流水线、扩展多卡显存容量及支持更大规模并发模型负载,助力企业构建可靠、高吞吐的本地AI基础设施。

原文链接:https://www.expreview.com/100763.html
    
    而专业级的产品除了Threadripper PRO系列的线程撕裂者外,AMD还带来了一款GPU产品——AMD Radeon AI PRO R9700。这款产品其实在台北电脑展上就已经亮相过了,当时我们就发现64组CU的它和RX 9070XT非常相似,现在看来是做了一些AI特化的优化。不过,这卡最大的优势其实在于尺寸,可以最大程度的兼容多卡,对AI应用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闻3:工作站之王:AMD Ryzen Threadripper 9980X 处理器跑分曝光,单核比 7980X 高 11%、多核高 16%

7 月 18 日消息,科技媒体 WccFtech 昨日(7 月 1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AMD Ryzen Threadripper 9980X 处理器现身 GeekBench 跑分库,相比较 7980X,单核成绩高 11%,多核成绩高 16%。

Threadripper 9980X 拥有与前代相同的 64 核心和 128 线程,但这些核心基于最新的 Zen 5 架构,并且拥有更高的时钟速度。

这款处理器的基础频率为 3.2 GHz,最高加速频率可达 5.4 GHz,比 7980X 高出 300 MHz。尽管 TDP 保持在 350W 不变,但 9980X 在最大负载下功耗相同的情况下,提供了更优的性能功耗比。

根据 GeekBench 6.4.0 版本跑分页面,AMD Ryzen Threadripper 9980X 处理器的单核性能为 3259 分,多核性能为 28666 分。

相比较前代产品 Threadripper 7980X,9980X 在单线程上快了 11%,在多线程上快了 16%。

原文链接:https://m.ithome.com/html/868970.htm


    虽然Threadripper PRO还要一段时间才会问世,但是和它同父同母的普通线程撕裂者的性能已经被曝光了。64核的身板比Threadripper PRO的96核还要小50%,性能就已经超越上代7980X两位数以上,甚至超过了上代96核的Threadripper PRO 7995WX,那更强的96核Threadripper PRO自然是可以估计的,性能应该非常恐怖了。




欢迎加入

买电脑讨论群:386615430

电脑吧评测室官方一群:798545305

关注B站@电脑吧评测室



备注
    文章转载自网络(链接如上)。文章出现的任何图片,标志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本文仅作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可在本文内留言。
    引用文章内容与观点不代表电脑吧评测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