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没有停火权
- 2025-07-17 22:26:5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洒家君泽,作者:洒家君泽,题图来自:AI生成
温斯顿·丘吉尔曾经如此形容一战的爆发:“一个个可怕的假设,全都凑到一起了。”
原本关系紧张的几方,往往会做最坏的打算,并认为这种打算能够让自己获胜,然而正是这些准备,最终导向了大家都以为不会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最终变为一片焦土,美国日本崛起。
这句话被印在了《八月炮火》开篇,肯尼迪总统在处理古巴危机时,恰好读到这本书,据说他从中得到了启示,最终避免了一场大战。
这也是王兴最喜欢的书之一,而在 7 月 16 号的采访里,美团最核心业务的操盘手王莆中也多次用“一战”来类比当下的外卖大战。
这是一场愈演愈烈的战争。仅仅一个季度,参战各方就计划投入超过 500 亿元,将整个市场的单日订单量,从年初的 1 亿单,强行推高至创纪录的 2.5 亿单。一方是投入巨资、决心“掀桌子”的挑战者,另一方则是高调宣布战报、用 1.5 亿单日订单淹没对手的反击者。
王莆中喊话,说这样的“卷”在伤害行业,也没有意义,最终只剩下泡沫。这些言论,也被看作美团想要停战的信号。
美团当然是市场主导者,王莆中也在访谈里反复强调,美团在精细运营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能用更低的成本完成补贴,带来更多的单量。
不过,美团是否因此便拥有单方面叫停战争的权力?它是否拥有真正的“停火权”?
外卖大战真的没意义吗?
王莆中说这场战争没必要,没意义,大致有两个论据。
一个如前文所说,美团有着更好的打补贴的能力,“这是我们近十年时间锻炼出来的”;
一个是外卖利润率很低,市场天花板不高,“去年行业利润总计为 300 亿元,利润率排互联网行业倒数几位,电商则有 6000 亿元利润”。
一边秀肌肉,一边倒苦水,意思是告诉对方,这场仗你们打不赢,费心打赢了也没用,赢来的都是泡沫,不如专心把主业做好。
美团是一个被动卷入非理性战争的、清醒的行业领导者,而竞争对手发起的补贴战是非理性的,希望大家回归行业理性。
不过,我们得跳出他设置的二元对立逻辑。
王莆中熟悉一战历史,他应该清楚,战争的核心不是“非理性”对抗“理性”,而是不同角色的战略需求冲突,叠加对未来局势的焦虑。
美团是在位者,它的核心战略需求是维护现有生态的稳定和盈利性。它用十年时间建立了一个精细且利薄的复杂系统,并在这个系统上实现了盈利。因此,任何破坏现有价格体系和利润模型的行为,在它看来都是“非理性”的。
阿里和京东是挑战者,他们的战略需求是不惜一切代价撕开突破口,颠覆现有市场格局。他们无法在美团制定的“精细化运营”规则里获胜,因此必须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武器——资本,用“非理性”的补贴来强行改变用户习惯、瓦解商家同盟、冲击在位者的根基。
王莆中反复强调美团的“体系能力”和“零售业的复杂性”,这恰恰是在位者的优势,也是其思维惯性。而挑战者正是要用一种“反复杂”、“反体系”的野蛮力量,让在位者精密的机器陷入泥沼,被迫用自己不擅长的方式来消耗。
何况,十年前,战争的目标是成为消费者手机里那个最受欢迎的线上“美食广场”。但今天,战争的目标早已升级。用淘宝内部的话说,他们要争夺的是“闪购”而非“外卖”的心智。
各方争夺的,不再是餐饮外卖这个“服务层”,而是未来十年本地生活“基础设施层”的控制权。这好比大家争夺的不再是建哪个购物中心最吸引人,而是修建和控制整个城市的“公路网”。谁控制了这张能在30分钟内将万物送达的“公路网”,谁就主导了未来所有商品的即时交易。
面对这个巨大到足以影响未来十年增长的奖品,过去那种基于投入产出比的理性判断已然失效。
尽管王莆中试图淡化这个奖品的价值,称即时零售只是一个万亿元市场,远小于电商的二十万亿元,但对于增长见顶的巨头们来说,这是他们无法放弃的战略要地。
从闪电战到壕堑战
我们依然可以把这次访谈,视作战争的一个转折,但战争并非要走向结束,而是走向“壕堑战”。
京东的策略是闪电战,抓住了美团在社会责任与社会形象的薄弱环节,迅猛开火,加入战场;淘宝则是一贯的抢滩登陆策略,纠集大部队,不计代价发起冲锋。
与面对抖音时候类似,美团的回应是将战争拖入一场自己更擅长的、比拼体系韧性和消耗效率的壕堑战。
壕堑战的新规则是,胜利不再取决于一次性的战术奇袭,而取决于谁的消耗效率更高,谁的战争机器更强韧。王莆中在访谈中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在论证这件事。
他详细地解释了美团如何通过更强的系统能力,将补贴精准地投向特定用户和商品;如何用“到店自取”模式,在冲高单量的同时,省去高昂的履约成本。
他宣传“我们没有花8个亿,实际投入远比阿里少”,这事实上是在展示自己的武器库。这意味着美团能用远低于对手的成本,给市场造成同等甚至更强的冲击。
这会让对手陷入两难:如果跟进,这意味着要以一种更昂贵、更低效的方式流血;如果不跟进,则会在市场声量和份额上被彻底压制。
于是,王莆中所讲述的“被动应战”故事,也成了高明的叙事策略。他一边说“我们本来不想卷”,将自己塑造成和平的维护者;一边又高调宣布“只有胜利者才能说打仗没有意义”,并用压倒性的战报展示肌肉。
这是在位者面对挑战时候的最佳选择。它的“被动”姿态,可以抢占道义高地;而它的“主动”,则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武器,将战争强行拖入对自己最有利的节奏,逼迫对手在自己设定的规则下进行一场无法获胜的消耗战。
陷入壕堑战之后,指挥官的迫切任务,是寻找走出壕堑的路径,这是王莆中接受访谈的原因。
只是,指挥官们有时需要面对组织内部巨大的“信息迷雾”。7 月 12 日傍晚,美团因监测到淘宝闪购发出新一批红包,便以为对方正在发起大规模攻势,从而迅速加码迎战。这次 “擦枪走火” 事件,恰恰证明了,在高度不信任的战场上,信息极易被误读,冲突会因惯性而自我升级。
这或许是王莆中选择公开“喊话”的深层原因。
在访谈的最后,他表示,希望对手能“关注一下一线的真相,不要被简单的数字蒙蔽了”,这可以被解读为一次试图绕开组织迷雾的战略沟通。他试图通过公共渠道,直接与对方的最高决策层对话,以打破冤冤相报的升级循环。
停火的时机
不过,目前来看,停火的时机还没到来。
当继续战争的代价明确高于接受和平的代价时,停战才有可能,而当下,天平两端远未达成平衡。
如前所说,对于阿里和京东而言,其战略目标是抢占未来十年的本地生活 “基础设施层”,面对如此巨大的奖品,眼下的亏损仍然划算。
而且,巨大的前期投入制造了“沉没成本”陷阱,正如一位阿里人士所言,“不持续投入,之前投入的钱就是白花。”此刻停火,就意味着承认了数百亿投资的失败。
美团也不能示弱,任何族群的头目一旦显得软弱,那么窥伺已久的竞争者便会一拥而上。美团的核心领地和利润来源正被围攻,任何示弱都可能是致命的。在它的计算里,此刻和平的代价,是未来的生存空间。
何况,这场大战绑定着太多商业之外的因素,比如王莆中所说,“创始人的创业激情叠加高管的个人意愿”,倘若外卖大战的结束,被视为“创始人”或者“高管”的失败,那么他们就要承担来自组织的压力。
战争难以骤停,而战争显然又不能持续,各方可能都在等待一个台阶。
这个台阶,可能由内、外两种力量共同搭建:
内部是经济上的不可持续。当挑战者们发现,他们不仅无法在短期内摧毁美团,反而要为此付出远高于对手的代价时,他们内部的“战争时钟”就会比对手更快地走向终点。持续的巨额亏损,会不断侵蚀其核心业务的利润,最终动摇整个集团继续投入的决心。
外部是对规则边界的划定。 王莆中在访谈中特意提到,宿迁市场被打成了“焦土”,堂食与外卖价格出现巨大扭曲。这种以摧毁行业正常秩序为代价的竞争,恰恰是监管最可能介入的领域。当外部规则开始划定边界,“掀桌子”的打法就会受限。
当“无限战争”的幻想被外部规则的铁笼关住,而“有限战争”的现实又是在一个自己效率远低于对手的战场上进行时,那个让大家重回谈判桌的“台阶”才会真正出现。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美团是否拥有停火权?
答案或许是,权力已不属于任何一方,而属于战争本身。
当巨大的沉没成本让所有参与者都不得不承认“不持续投入,之前投入的钱就是白花”时,当在位者坚信“只有胜利者才能说打仗没有意义”时,战争便拥有了自身的意志,将所有人都裹挟其中。
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消费者手机上每一次被补贴驱动的下单,都成为了这场战争的一部分 —— 为一方的战壕添一块砖,为另一方的炮火加一分猛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洒家君泽,作者:洒家君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