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imes

丹麦计划凭借“QuNorth”抢占量子计算产业高地,拟建世界最强量子计算机
7 月 16 日科技区角消息,丹麦政府相关部门目前计划通过名为 QuNorth 的新产业计划,目的在全球量子竞赛中谋求领先地位。该项目将由丹麦出口投资基金(EIFO)和诺和诺德基金会(Novo Nordisk Foundation)共同注资 8000万欧元,旨在部署北欧地区首台 “二级”(Level 2)量子系统
该量子系统又被独立命名为 Magne(取自神话中雷神索尔之子),将由 微软 与加州企业 Atom Computing 联合交付,微软提供 Azure Quantum 软件栈,Atom Computing 则提供基于 “中性原子”硬件架构的量子处理器。
Magne 预计将包含约 50个逻辑量子比特 和 超过1200个物理量子比特,有望成为迄今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
Atom Computing 目前保持 1180个单系统物理量子比特数量的世界纪录,而竞争对手 Quantinuum 则以 50个逻辑量子比特 领跑该领域。迄今为止,尚无企业能在一台机器中同时实现这两项数据的突破,而这一新项目或将改变产业格局。

为何逻辑量子比特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的描述量子计算的前沿性,如下将简要介绍下量子计算的几点重要定义。

量子比特(Qubit) 是量子计算机的基本信息单位,类似于经典计算机中的比特,但具备量子特性——可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然而,量子比特极其脆弱且易出错。

逻辑量子比特(Logical Qubits) 是量子计算机的解决方案:通过组合多个物理量子比特形成具备纠错能力的“虚拟”量子比特,大幅提升量子计算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二级量子机器(Level 2 Machines) 的标志是能高效运行更多逻辑量子比特。这类机器提供内置纠错功能,被视为实现量子优势(Quantum Advantage) 的关键跳板,即量子计算机在解决特定实际问题时超越经典计算机的临界点。

尽管量子计算仍处早期阶段,支持者认为它将通过远超经典计算机的高速计算与精细模拟能力,彻底变革药物研发、气候建模等领域。然而,欧洲在量子产业发展上目前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而丹麦政府正积极努力希望能改变这一产业格局。丹麦商业部长莫滕·博兹科夫(Morten Bødskov)在声明中表示:“量子技术蕴含巨大潜力,丹麦及欧盟必须把握这一机遇。通过投资建造全球最强量子计算机,我们将在全球量子竞赛中实现实质性突破。”

Magne 量子计算机的建造预计于2025年秋季启动。若进展顺利,该计算机将于2026/27年期间投入运行。QuNorth 项目现正招募首席执行官,初期团队规模约10人,学术计划与全面启动目前计划于明年末展开。

同时,根据规划Magne计算机将部署在哥本哈根,由两家创始机构均等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