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安防头部子公司,拟转战港交所IPO!
- 2025-07-17 18:25:20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近日,全球安防头部企业大华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睿科技”)的拟上市地点由境内证券交易所调整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回溯过往,2021年9月,大华股份拟分拆华睿科技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彼时公告提及,此举是结合华睿科技业务发展需要,旨在加快做大、做强、做优机器视觉业务和工业移动机器人业务,进一步提升华睿科技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基于华睿科技业务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大华股份拟将华睿科技分拆上市板块由境内证券交易所调整为香港联交所本次分拆上市完成后,大华股份仍将维持对华睿科技的控制权。目前,大华股份持股比例为32.58%。

作为华睿科技的控股股东,大华股份自身在安防及智慧物联领域有着深厚的行业积淀。
大华股份于2008年上市,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两大技术战略为支撑,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有效融合于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城市数字化创新和企业数智化转型。截至今日发稿,大华股份总市值为530.81亿。
2024年,大华股份营业收入为321.81亿元,同比下降0.12%;归母净利润为29.06亿元,同比下降60.5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47亿元,同比下降20.74%。其研发投入42.13亿元,同比增长6.20%,占营业收入13.09%。

分产品来看,其涵盖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等创新业务营业收入55.66亿元,同比增长13.44%,占总营收比例为17.30%;毛利率32.35%,同比下降2.62%。

而机器视觉及移动机器人部分,离不开华睿科技的支撑。
作为一家专注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业务的科技企业,华睿科技成立于2016年,致力通过工业互联的感知、算法、方案和丰富应用,为下游用户提供完整链路的产品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

为了让华睿科技在赛道加速突破,大华股份没少提供支持。
2020年11月,大华股份将自身及全资子公司浙江大华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机器人业务相关资产组及其他的资产、负债(包括但不限于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负债)及前述资产对应的人员、业务等转让给华睿科技,转让价格为4,027.50万元人民币。
2023年3月,大华股份公告称,华睿科技拟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晨道资本、芯创资本、国轩高科、超兴创投、蜂云资本、浙江龙盛、舜宇光学、朱江明(持有大华股份5%以上股份)共计8位投资者,合计增资2.6亿元。
在“继承”大华股份的 “基因”后,华睿科技在技术研发上不断深耕。
机器视觉方面,华睿科技从底层的工业相机等采集设备到上层视觉算法软件,构建了完整的视觉应用生态闭环。
移动机器人方面,该公司推出的广泛适用的典型智能物流系统,包含工业移动机器人(潜伏、移载、叉取等)、自动充电桩、通讯系统(WIFI/5G)、仓储管理平台、集成控制平台、调度仿真平台、机器人调度平台,为智能工厂提供自动上下料和货到人拣选等各类解决方案。
据悉,其新一代潜伏机器人系列产品和叉取型机器人产品,负载规格覆盖60KG、400KG、600KG、1000KG、1500KG、2000KG和3000KG等典型场景。
截至2024年底,华睿科技累计申请专利500+,其中发明专利300+,在嵌入式软件、图像优化、识别算法、网络传输、导航定位、调度及运动控制等11个重点技术领域,实现专利布局。

本次分拆上市将有利于华睿科技进一步提升多渠道融资能力和品牌效应,通过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以推进智能制造为方向,延续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布局和渗透更多行业,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贡献力量。
提及大华股份,绕不开海康威视。
2022年,海康威视实施“A拆A”战略,计划将海康机器人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3年,海康机器人的上市申请正式获深交所受理。
进入2025年1月,该公司公告了对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持续稳步推进上市进程。截至发稿,海康机器人的IPO未有最新进展,处于中止的状态。

而大华股份能否如愿推动华睿科技顺利登陆港交所,同样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