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有多“6”?具身智能有多“能”?这场前沿科技首秀首展见未来
- 2025-07-17 17:39:00

7月16日
现场同步设置了
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展区
聚焦脑机接口、量子科技、6G智简、
低空经济、智能网联、具身智能等
未来产业领域
60余项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及
成都市重点企业的
科技成果、产品现场“摆展”
多个前沿科技成果在蓉首秀首展
现场人气爆棚
交流对接热火朝天
在这里,未来产业的“科技轮廓”
正清晰可见、触手可感!
北邮成果在蓉首秀

摆一场关于未来的“龙门阵”


博物馆展品上的纹样也能一键提取?北京邮电大学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创文化计算大脑理论,同时打造出基于国产自主研发技术的文化资源互联互通互操作开发平台——“彣芯、彣链、彣脑”平台。
据实验室副主任周月介绍,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深度采集并处理博物馆展品(如纹样、颜色等)数据,实现信息提取、标注与二次创作,有助于提升文化资源大数据服务技术集成能力,赋能文化基因解码和活化利用。“同时,基于实验室历年积累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文化资源数据,形成彣脑大模型,下一步还可以实现‘文生图’‘图生图’等应用。”周月透露,相关技术已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应用,目前正积极寻求在成都的合作机会。




当前,大模型如火如荼,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大模型引发的严峻的安全风险?在智简6G展区,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展示了其创新研发的“三位一体”大模型安全体系,为解决大模型安全隐患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大模型可能产生‘幻觉’,输出看似合理实则错误的信息,可能被恶意利用,为违法犯罪提供操作指导,也存在泄露政治敏感信息和用户隐私的风险。”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李小勇介绍,“我们聚焦国家大模型安全重大需求,创新研发了国内领先的大模型安全系列平台,包括大模型安全评估系统、国内首款大模型安全攻防靶场、大模型安全防火墙,其已经在政府、银行、运营商等广泛应用。”

“我们聚焦5G/6G通信技术,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全场景天地一体化基带芯片及解决方案,包括5G/6G eMBB、RedCap及NTN的终端/手机基带芯片平台和解决方案,可以应用覆盖在手机直连卫星、卫星通信终端、机载通信、无人机自组网、eVTOL通感等领域。”来自天府软件园青城园区的成都星思卫星项目通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公司正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同关注无线通信及卫星通信领域相关技术,并开展项目交流。


提起脑机接口、AI诊断,不少人会觉得遥远又科幻,但实际上正有越来越多的团队致力将相关技术加快落地应用。现场,成都市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带来脑功能评估与孤独症辅助诊断系统、芯铂氏运动康复系统 、便携可穿戴式心脑疾病监测系统等产品。

以脑功能评估与孤独症辅助诊断系统为例,其融合了深度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构建多模态信息融合的ASD儿童早期诊断系统,诊断准确率超90%,推动孤独症诊断从经验向智能化跨越,助力“早发现、早治疗”,为这些特殊儿童架起一座希望的桥梁。
这个“上海人”成了新“蓉漂”

成都多个项目走出“展区”落户“园区”


得益于成都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省外科技企业正纷至沓来,实现“孔雀西南飞”。
能走能聊能打太极,四川智象启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象启元”)带来一款为交互服务打造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智元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它身高169cm,体重69kg,自由度40+,拥有类人的科技感外观和自然交互的细节设计,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可以用超拟人的音色与用户对话,实时生成仿人的自然动作,并能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避障行走,为展厅讲解、前台接待等交互服务场景提供应用。

“智象启元是智元机器人在西部地区的业务发展中心。”智象启元董事长沈力介绍道,“目前公司正围绕成都天府软件园青城园区开发文旅场景应用,不断迭代优化具身智能产品。”
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的高仿真人形机器人吸引大家纷纷驻足围观,它具有人类的外观、皮肤、头发等,还拥有一双像人类一样灵巧的双手。据清宝机器人成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器人拥有眼珠追踪及嘴巴粘合功能,有助于形成微表情,表达出开心和难过的情绪,目前正在筹备成都分公司,即将在锦江区及天府新区落地,这个“上海人”将成为新“蓉漂”。

展区现场,一块大型的3D机械伸缩屏随着色彩和音乐不断变换着形态,十分“炫酷”。据介绍,该产品能够通过机械结构与LED显示的融合,实现动态变形与智能画面适配,它能展开为画卷或立体造型,配合音乐营造沉浸式体验,能有效提升互动性与视觉冲击力,既能作为信息展示的载体,也能成为空间中的艺术装置。

“我们公司总部在广东,但成都是公司业务布局很重要的‘一子’,目前我们已经在成都成立了分公司,预计今年9月正式入驻白鹭湾科技园。”四川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itc成都营销经理唐永智介绍,公司相关产品已成功“出海”,远销中东地区,“接下来,我们也会加快技术创新,与成都本地企业、高校加强合作。”期待这款产品早日投入使用,成为锦江区新的网红打卡点。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
文字:杨梦婷、邓京昆、白芳、黄雪松
美编/校对:向婷婷
视频/图片:唐建军、于士博

你“在看”吗?
↓↓↓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