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SAP等53家巨头控诉欧洲AI法案!全球巨头集体 “反叛”
- 2025-07-17 07:42:58
欧盟 AI 法案:创新枷锁还是安全网?
2024 年 8 月正式生效的《人工智能法案》,曾被欧盟视为 “全球 AI 治理标杆”。这部耗时三年制定的法规,将 AI 系统分为禁止、高风险、有限风险和最低风险四类,要求高风险系统(如医疗设备、自动驾驶)必须满足严格的透明度和安全标准。法案还规定,所有 AI 生成内容需明确标注,违规企业最高可被处以全球营业额 7% 的罚款(约合数十亿欧元)。
然而,这套 “风险分级” 体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西门子 CEO 罗兰德・布施直言:“欧洲在 AI 领域落后的核心原因,就是这些复杂、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的法律条文。” 他特别指出,《数据法案》对企业数据使用的严苛限制,使得欧洲 “坐拥数据宝藏却无法挖掘”。SAP CEO 克里斯蒂安・克莱因补充道:“当美国和中国在 AI 领域大步前进时,欧洲却在为合规成本争论不休。”
西门子与 SAP 的联合发声:欧洲正在错失 AI 革命
两位德国工业巨头的掌门人在《法兰克福汇报》的采访中,罕见地发出 “技术主权危机” 警告。布施透露,西门子在德国的 AI 研发项目因数据跨境限制被迫搁置,而中国合作伙伴却能通过灵活的数据政策快速迭代算法。克莱因则以 SAP 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为例:“我们的 AI 模型需要整合客户数据,但《数据法案》的‘数据最小化’原则让模型精度下降了 30%。”

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直指欧盟监管体系的核心:在投资数据中心前改革数据规则。布施强调:“欧洲需要建立类似美国的‘数据信托’机制,允许企业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共享工业数据。” 克莱因则建议:“可借鉴中国‘数据分类分级’经验,对非敏感数据放宽使用限制。”
西门子和 SAP 并非孤例。2025 年 7 月,空客、阿斯麦、罗氏、梅赛德斯 - 奔驰等近 50 家欧洲企业联名致信欧盟,要求暂停实施《人工智能法案》。他们在信中警告:“现行法规将导致欧洲在生成式 AI、工业元宇宙等领域落后中美至少 5 年。”
这场 “反叛” 的导火索是法案对 “基础模型” 的监管升级。根据最新修订,训练参数超过 100 亿的 AI 模型需提前 6 个月向欧盟申报,并公开训练数据来源。阿斯麦首席技术官彼得・温宁克指出:“我们的芯片设计 AI 模型恰好处于这一阈值,合规成本将增加 2000 万欧元 / 年。”
国际巨头的分歧:谷歌、Meta vs 微软
大西洋彼岸的科技巨头们态度分化。谷歌、Meta 等硅谷企业虽联名要求推迟法案实施,但更关注短期合规压力 —— 例如 Meta 因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 AI 模型,已被 11 个成员国联合调查。而微软采取了更微妙的策略:其 CEO 萨提亚・纳德拉在布鲁塞尔表示:“我们支持负责任的监管,但欧盟需避免‘一刀切’。” 微软甚至主动开放了 Azure AI 的部分合规工具,试图在监管框架下抢占市场。
这种分歧折射出全球科技巨头的战略差异:美国企业更擅长 “监管套利”,而欧洲企业则深陷 “合规泥潭”。正如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研究员安娜・拉莫斯所言:“当谷歌在爱尔兰设立数据中心规避 GDPR 时,西门子却在为跨国产线的数据流通焦头烂额。”
法案的实施还暴露了欧盟内部的深层矛盾。法国坚持将实时面部识别列为 “禁止类”,而德国汽车业强烈反对 —— 大众集团测算,这将导致其自动驾驶研发成本增加 15%。最终妥协方案是:允许在特定场景(如机场安检)有限使用,但需每季度提交风险评估报告。
数据规则改革:欧洲的核心困境
西门子和 SAP 反复强调的 “数据资源释放”,直指欧洲 AI 发展的死穴。欧盟虽拥有全球 30% 的工业数据,但《数据法案》的 “数据本地化” 要求和《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严格授权机制,使得数据跨企业、跨行业流动几乎不可能。
“我们的数字孪生平台需要整合 20 家供应商的数据,但每家都要求签署单独的数据共享协议,这耗时长达 6 个月。”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负责人克劳斯・赫尔曼举例道。相比之下,中国企业通过 “数据交易所” 模式,可在 72 小时内完成类似数据整合。
面对内外压力,欧盟正尝试调整策略。2025 年 4 月推出的 “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 提出三大举措:建设 10 万枚 AI 芯片的超级工厂、简化数据跨境流程、设立 50 亿欧元 AI 创新基金。但西门子和 SAP 认为这仍不够 —— 布施在采访中直言:“如果不改革数据规则,再建多少数据中心都是浪费。”
行业专家建议,欧盟可借鉴 “沙盒监管” 模式。例如,在汽车、医疗等领域设立 “监管试验区”,允许企业在可控范围内测试高风险 AI 应用,同时收集数据优化法规。德国联邦数字化部长福尔克・维辛已表示支持:“我们需要在保护隐私和促进创新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结语:全球 AI 治理的欧洲角色
这场由西门子和 SAP 引发的 “监管批判”,本质上是欧洲在技术主权与伦理价值之间的艰难抉择。当美国以 “创新优先” 快速迭代技术,中国通过 “应用驱动” 构建生态时,欧洲的 “价值观先行” 模式正面临严峻考验。
正如空客 CEO 纪尧姆・福里所言:“如果欧盟不能在 2026 年前完成数据规则改革,我们将被迫把 AI 研发中心迁至新加坡或硅谷。” 这场博弈的结果,不仅关乎欧洲企业的竞争力,更将影响全球 AI 治理的未来走向。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欧洲能否从 “规则制定者” 蜕变为 “创新引领者”,答案或许就藏在其对数据规则的重构之中。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