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共享到全球共创,探索AI普惠化的"向上"之路——对话WaytoAGI发起人AJ



引言

  一个社区的AGI梦想  

一个成立仅两年的AI开源社区——WaytoAGI(通往AGI之路),已经成长为连接全球800万用户的知识共享平台。从最初的飞书知识库到如今覆盖近200所高校、孵化多个千人级项目的生态体系,这个社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AI: The Only Way is UP!"的主题。


在WAIC大会期间,我们专访了WaytoAGI的发起人AJ。她带着对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执着追求,正在用开源、共学、共创的理念,为全球AI发展贡献着独特的中国力量。


AJ

WaytoAGI发起人


01

 从"看客"到"玩家":

 一个朴素的初心  


WAIC:

AJ,能否先谈谈创立WaytoAGI的初衷?为什么选择"让更多人因AI而强大"作为核心理念?


AJ:

2023年4月,正值ChatGPT引发全球AI热潮的时候,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对AI既充满好奇又感到距离遥远。他们想了解AI、使用AI,但面对繁杂的技术概念和工具,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种"AI焦虑"在国内尤为明显。


我自己也是从一个AI爱好者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知识碎片化、资源分散、门槛过高等问题。既然有这么多人面临同样的困境,为什么不建立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平台,让大家能够更轻松地学习和使用AI呢?


"让更多人因AI而强大"这个理念,源于我对技术普惠的理解。AI不应该是少数精英的专属工具,而应该成为每个人提升能力、改变生活的助手。我们希望通过降低学习门槛,让更多普通人从"AI看客"成长为"AI玩家",真正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WAIC:

从飞书知识库起步,到现在800万用户,5000万访问,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关键节点?


AJ:

最开始,我们只是在飞书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知识库,整理一些AI相关的学习资料。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内,访问量就突破了百万。这让我意识到,市场对系统化AI知识的需求远超想象。


第一个关键节点是2023年7月,我们推出了"AI提示词" 板块。把社区成员们日常交流分享出来的提示词做了大全汇总,却成为了很多初学者的入门指南。


第二个节点是2024年3月底,我们在多个城市同时举办了第一次“AI切磋大会”。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14届,每个月月底固定的交流活动,同时期会有30多个城市同一时间共同参与。共计线下参与数万人。现场有很多伙伴自发组成各个城市的志愿者,带动当地的AI氛围,有些伙伴通过这个固定的交流结实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甚至成立公司。


第三个重要时刻是2024年春节期间的"AI春晚"项目 。这个完全由社区成员共创的项目,吸引了上千人参与,产出了大量优质的AI生成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社区的力量——当给予合适的平台和机会时,普通人也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AI作品。


02

 开源共创:

 打破AI发展的围墙  


WAIC:

WaytoAGI强调"开源、共学、共创"的文化,这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AJ:

开源不仅仅是代码开源,更是知识开源、经验开源、机会开源。在WaytoAGI,任何人都可以贡献内容、维护知识库、发起项目。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贡献者体系,从内容创作者到项目发起人,每个人的努力都会被认可和激励。


共学体现在我们的学习路径设计上。我们不是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设计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完整路径。比如,一个完全不懂编程的设计师,可以先从AI绘画工具开始,逐步了解Prompt工程,再深入到模型微调。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实践项目。


共创是我们最引以为豪的部分。"离谱村"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个项目从一个简单的创意开始,吸引了编剧、画师、配音演员、技术开发者等各类人才参与。最终产出的《离谱村的故事》不仅获得了MIT电影黑客松奖项,更重要的是展现了AI时代的新型协作模式——技术不再是壁垒,创意和协作才是核心。


WAIC:

提到"离谱村",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诞生过程?它对社区发展有什么特殊意义?


AJ:

"离谱村"的诞生很有意思。最初只是社区里几个成员在讨论如何用AI创作动画,有人开玩笑说要做一个"什么都很离谱"的动画村。这个看似荒诞的想法,却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


项目启动后,我们采用了完全开放的协作模式。故事大纲在社区投票决定,角色设计征集全员创意,每个场景都有多个版本供选择。技术上,我们综合运用了Midjourney生成场景、Stable Diffusion设计角色、GPT-4编写剧本、ElevenLabs生成配音。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大型的AI技术实验场。


这个项目的意义远超作品本身。首先,它证明了普通人也能驾驭复杂的AI工具链。参与者中有很多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工具的新手,但在社区的帮助下,他们都贡献了优质内容。其次,它探索了AI时代的新型创作模式——不是取代人类创作者,而是赋能每个人成为创作者。最后,它凝聚了社区向心力,让成员们意识到,在WaytoAGI不只是学习知识,更能实现梦想。


03

全球化布局:

 从中国走向世界  


WAIC:

2025年6月,WaytoAGI在东京举办全球AI大会。为什么选择国际化发展?这对中国AI社区意味着什么?


AJ:

选择国际化是必然的。AI的发展需要全球视野和国际协作。中国在AI应用层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基础研究、开源生态等方面,我们仍需要与国际社会深度交流。


东京大会的定位不是简单的技术交流,而是要帮助中国创作者 “走出去”,让全球看到中国 AI 的领先能力。


对中国AI社区来说,这是一个展示实力、学习交流、建立话语权的重要机会。WaytoAGI的国际化,希望能为中国AI社区探索一条可行的路径。


WAIC:

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和技术标准的不同?


AJ:

挑战确实不少。首先是语言障碍。虽然AI领域英语是通用语言,但深度交流时,语言的细微差别会影响理解。我们也在探索用AI辅助翻译,提高跨语言交流的效率。


其次是文化差异。我们采取了"求同存异"的策略——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找到大家共同关注的议题作为连接点。


技术标准方面,我们发现开源是最好的共同语言。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开发者对优秀开源项目的认可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把开源项目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建立信任和友谊。



04

产业协同:

 让AI真正落地  


WAIC:

在推动AI落地应用方面,WaytoAGI有哪些独特的实践?


AJ:

我们的核心策略是"以赛代练"和"项目驱动" 。传统的学习模式是先学理论再实践,但在AI时代,这种模式太慢了。我们鼓励成员直接上手做项目,在实践中学习。


比如我们的AI视频挑战赛,参赛者需要在48小时内用AI工具制作一个完整的短视频。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如何生成高质量的画面、如何保持风格一致性、如何处理声音等。社区会提供实时支持,老手带新手,共同解决问题。这种高强度的实战,比看100个教程都有效。


05

面向未来:

 AGI时代的思考  


WAIC:

作为"通往AGI之路"的发起人,你如何看待AGI的发展前景?我们离AGI还有多远?


AJ:

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从技术角度看,最近两年的进展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自主智能体等方向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要实现真正的AGI,我认为还有几个关键挑战需要解决。


首先是认知架构的突破。现在的AI系统在特定任务上可能超越人类,但缺乏人类那种灵活的认知迁移能力。其次是常识推理和因果理解。AI可以识别相关性,但理解因果关系仍然困难。第三是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真正的AGI应该能像人类一样,从少量样本中学习,甚至创造全新的概念。


时间上,我比较认同分阶段实现的观点。未来5-10年,我们可能会看到在特定领域接近人类水平的AI系统。15-20年内,可能出现能够处理多个领域任务的通用AI。至于完全意义上的AGI,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也可能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来临。


WAIC:

在追求AGI的过程中,有哪些伦理和社会问题需要提前考虑?


AJ:

这是WaytoAGI一直在思考和讨论的重要议题。技术发展必须与人文关怀并行。我们在社区里设立了专门的AI伦理讨论板块,定期组织相关活动。


首要问题是AI的可控性和安全性。随着AI能力的提升,如何确保它始终服务于人类利益?这需要技术手段,更需要制度保障。其次是公平性问题。AI不应该加剧社会不平等,而应该成为缩小差距的工具。这也是我们坚持开源和普惠的原因。


还有就业和教育的挑战。AI会改变很多职业,但也会创造新的机会。关键是帮助人们适应这种变化。WaytoAGI的使命之一,就是帮助更多人掌握AI技能,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后是人机关系的重新定义。当AI越来越智能,人类的独特价值在哪里?我相信,创造力、同理心、审美能力这些人类特质会变得更加珍贵。AI应该是增强人类能力的工具,而不是取代人类的对手。


06

"向上"的力量:

 构建AI发展的正循环  


WAIC:

大会有一本思想读物《WAIC UP!》,最近一期的主题是"AI: The Only Way is UP!",你如何理解这个"UP"?


AJ:

这个"UP"有多重含义。首先是技术向上——AI能力的持续提升,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最终走向通用智能。但更重要的是价值向上——AI的发展应该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好,而不只是更高效。


在WaytoAGI的实践中,"UP"体现为赋能向上。我们不是要培养少数AI专家,而是要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因AI而提升。一个不懂编程的设计师,通过AI工具提高了创作效率;一个小企业主,通过AI助手优化了运营流程;一个退休教师,通过AI技术实现了知识传播的新方式。这种个体能力的提升,汇聚起来就是社会的进步。


"UP"还意味着格局向上。AI的发展不应该是零和博弈,而应该是全球协作。这也是我们推进国际化的原因。只有打破地域、文化、技术的壁垒,才能实现真正的"向上"发展。


WAIC:

对于想要参与AI浪潮的普通人,你有什么建议?


AJ:

我的建议很简单:不要恐惧,立即行动


首先,改变心态。不要把AI看作遥不可及的高科技,它就是一个工具,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关键是找到AI与你的工作、生活的结合点。


其次,从小处着手。不需要一开始就学习复杂的技术原理。可以先尝试使用ChatGPT写作、用Midjourney画画、用AI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在使用中逐步理解AI的能力和局限。


第三,加入社区。独自摸索很容易走弯路。在WaytoAGI这样的社区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获得及时的帮助,参与有趣的项目。学习AI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一群人一起探索。


最后,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AI时代最需要的不是技术专家,而是能够创造性地使用AI的人。不断尝试新工具、新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AI应用方式。


07

开源精神照亮AGI之路  


WAIC:

最后,能否用一句话总结WaytoAGI的愿景?


AJ: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AI时代的创造者,而不只是使用者,让更多人因 AI 而强大。


回顾WaytoAGI两年多的发展历程,从一个简单的知识库成长为连接全球的AI共创平台,我们始终坚持的就是开源、共享、赋能的理念。在通往AGI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够独自前行。只有汇聚全球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


正如"AI: The Only Way is UP!"所传达的,AI的发展只有一个方向——向上、向好、向善。但这个"向上"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的机会。WaytoAGI愿意成为这条道路上的同行者和赋能者,让更多人因AI而强大,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智能时代。


技术改变世界,但人塑造技术。在AGI即将到来的时代,最重要的不是我们能创造多么强大的AI,而是我们想要创造怎样的AI,以及如何让AI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这是WaytoAGI的使命,也是每一个AI从业者和爱好者的责任。


社区最近也开启了全球AI人才「超级创作者」计划, 招募顶尖AI创作者、开发者、传播者,打造创作、传播、众测三大矩阵,并链接有AI需求的企业和机构,提供独家商业合作与资源赋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超级Maker。


让我们一起,在这条通往AGI的道路上,坚定地向上前行。



Hello: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推出首份刊物《WAIC UP!》,一部「AI时代进化指南」。


WAIC UP! WAKE UP MORE!

我们邀请全球AI及跨领域的先锋力量,共同释放思考的力量与智慧的主张,旨在唤醒更多人,探究关乎技术跃迁、自我边界和未来文明的无限可能。


准备好!释放你的思考,觉醒你的行动,与我们一同探究那些尚未显现的可能性,勾勒以人为中心的未来智慧文明全景图!


《WAIC UP!》

即刻解锁你的「AI时代进化指南」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WAIC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