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 者

消费经济研究中心


01
智能家电产业产业定义及分类


智能家电产业定义及特征


智能家电产业定义

智能家电产业是指通过将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传统家电功能融合,使家电具备互联互通、智能控制、远程操作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新兴产业及相关产业链,其核心目标是提升家居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并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



智能家电核心特征

一是互联互通,智能家电能够通过家庭网络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远程控制家电设备,例如远程打开空调、调节灯光亮度、监控家庭安全等;

二是智能控制,智能家电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运行状态,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智能空调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制冷或制热模式,智能冰箱可以根据存储的食物种类和数量提醒用户购买;

三是能源管理,智能家电可以通过优化运行模式、监测能源消耗等方式帮助用户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源费用。



智能家电分类及应用

智能家电产品按照产品体积及家庭角色分类主要包括智能大家电和智能小家电,智能大家电的典型代表包括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该类产品通常为体积较大、家庭必备且单价较高的耐用电器,且与家庭基础设施深度结合,智能小家电主要包括扫地机器人、智能电饭煲等体积较小、便携或场景专用的电器,该类产品通常解决消费者特定需求。智能家居产业链上游包括零部件、平台及技术方案,下游销售渠道主要为电商平台、应用中心、线下门店及家装公司。


图1:智能家电产业链全景图


02
发展历程及政策环境


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阶段

以微处理器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作为技术基础,家电开始实现一些基本自动化功能,如定时开关的洗衣机、微波炉等,但尚未实现互联或智能控制。



初步发展阶段

物联网(IoT)概念兴起,Wi-Fi和移动互联网普及,语音交互与AI初步应用,互联网家电开始出现,部分高端家电通过Wi-Fi或蓝牙连接网络,支持远程控制,家电产业开始进入联网化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

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AI赋能智能家电优化进程,通过云平台或本地协议实现设备场景化互联。智能家电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



深度融合阶段

全屋智能普及率不断提高,华为、海尔等推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强调“无感交互”。边缘计算、5G降低延迟,AI算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家电产品深度融合。



国家政策演变

智能化、绿色化是中国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关键路径,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家电产业发展。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增加智能家电消费,促进家庭装修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要求“加大面向农村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下乡,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鼓励信息消费,推进消费升级”,鼓励扶持智能家电产业发展。


表1:2022-2024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政策


03
智能家电产业现状


智能家电产业规模
图2:2023—2025年中国智能家电产业规模与预测



发展综述

2024年中国智能家电产业规模为7560亿元,较上年增长3%。在以旧换新政策、绿色消费需求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驱动下,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5%以上的增速,2026年整体产业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深入推进,中国智能家电产业呈现技术驱动、生态融合、绿色引领三位一体的发展特征。但产业发展仍面临关键芯片国产化率不足、适老化改造滞后、跨品牌互联互通壁垒等突出挑战。作为工信部“数字家庭建设试点”的核心领域,智能家电产业正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场景创新”双轮驱动模式,支撑美好生活需要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其发展成效直接关乎新型工业化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协同推进。



区域分布

中国智能家电上市企业营收排名前五十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浙江省及山东省,并且以此为核心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珠三角地区以广佛深为核心枢纽,依托全球最完备的家电供应链体系和规模化制造优势,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垂直整合能力,持续强化产业基础主导地位;长三角地区构发挥苏浙皖创新协同优势,通过算法研发(杭州)、传感技术(苏州)、工业设计(上海)的跨域协同,打造AIoT技术策源高地;胶东半岛以头部企业为引擎,通过“硬件+平台+服务”生态化布局,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输出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引领产业服务化转型。


表2:智能家电产业区域分布



企业格局

中国智能家电市场呈现多层次竞争生态,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与生态构建持续强化护城河。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构成第一阵营,依托全品类布局与持续创新能力引领产业升级;海信家电、奥克斯等白电巨头组成第二梯队,加速智能化转型抢占增量市场;科沃斯(清洁电器)、华帝(厨电)、长虹美菱(冰箱洗衣机)等细分领域龙头深耕垂直赛道,以场景化创新构筑差异化优势。三大阵营在技术研发、生态构建、渠道渗透等维度展开纵深竞合,共同驱动产业发展。


图3:2024年主要智能家电企业营业收入


04
中国智能家电产业发展趋势


标准主导权与全球化竞争

中国智能家电产业正迎来全球化竞争的关键转折期,标准制定、国际话语权争夺和海外市场拓展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三大核心战场。在标准制定方面,中国企业正积极推动自主技术标准国际化,同时应对日益严格的数据安全合规要求;在海外市场拓展上,采取差异化战略布局,在欧美市场主打高端智能和隐私安全,在新兴市场则侧重性价比和本地化适配。为应对挑战,业内头部企业通过加入国际标准组织提升话语权,构建全球化IoT生态体系,并借助跨境电商和本地化合作打开海外市场。未来5-10年,随着中国智能家电标准的国际化推广和"智能+能源"创新模式的成熟,行业将进入寡头竞争阶段,最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进程不仅关乎企业竞争力,更是中国智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提升的重要体现。



中国智能家电产业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智能家电产业正加速向绿色化、集约化转型,在"双碳"目标和循环经济政策驱动下构建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体系。行业通过材料革新采用再生塑料和生物基材料,运用变频技术和AI算法实现能效升级,并推行模块化设计延长产品寿命。在循环经济方面,企业建立回收体系推动"以旧换新",政府搭建数字化回收平台,实现核心部件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家电与家庭光伏、储能系统智能联动,AI优化能源使用,共享模式提升资源利用率。未来,中国智能家电产业将持续完善"绿色设计-智能节能-循环再生"的全链条模式,以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绿色家电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产业支撑。



智能家电产业差异化竞争与下沉市场定制化革命

中国智能家电产业正迎来"分层突围+精准智造"的新发展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从同质化价格战转向差异化价值战。一方面,头部企业通过构建品牌矩阵实现市场分层覆盖,在母婴、适老、美妆等细分赛道打造差异化产品;另一方面,在下沉市场掀起"定制化革命",通过高性价比智能产品+区域化功能适配+新兴渠道布局,满足低线城市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C2M反向定制、会员制服务等创新模式正在重构产业价值链,推动行业从单纯硬件销售向场景化解决方案转型。未来,数据驱动下的精准营销能力、柔性化供应链支撑的小批量定制能力,将成为企业在下沉市场突围的关键竞争力。这一轮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中国智能家电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路径。


滑动查看报告全文 




下载完整报告,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码登录赛迪满天星APP。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赛迪顾问”,获取最新动态。

微信号:ccidconsulting

扫码关注我们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END


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

如果获得转载授权,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转载的出处,不修改文章的标题、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以免曲解原文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