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自主移动能力,将自动化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安全性,并拓展了在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应用范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机器人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移动机器人的定义

移动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具备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是一种集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于一体的综合系统。移动机器人可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划分为多种类型,以下从应用场景、移动方式、导航技术、负载能力等维度进行分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移动机器人行业发展政策

为推动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拓展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移动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1.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移动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销售规模为221亿,同比增长4.2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销售规模将达到243亿元。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市场销量

移动机器人正从“设备自动化”向“系统智能化”跃迁,成为工业4.0的核心基础设施,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市场销量持续攀升。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移动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销售数量为13.9万台,同比增长11.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销售数量将达到15.5万台。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商用服务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

商用服务移动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的另一重要分支,主要包括配送与清洁机器人等。近年来中国智能扫地及地面清洁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扫地及地面清洁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17亿元,较上年增长21.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扫地及地面清洁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68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移动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

中国移动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总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截至2025年7月,中国移动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总量达8.59万家。从企业历年注册情况来看,2020-2023年中国移动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逐年攀升,从0.56万家增长至1.36万家。2024年,企业注册量略有下降,达1.35万家左右。

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移动机器人最具发展潜力企业

(1)AGV机器人

AGV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是一种装备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沿预设路径行驶,具备安全保护及移载功能的轮式移动机器人。AGV机器人正从单一搬运工具进化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基础单元。未来随着复合机器人(AMR+机械臂)占比升至35%,AGV将深度融入工业软件、数字孪生等领域,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下是基于行业影响力、技术储备、创新潜力及市场表现综合评估的中国AGV机器人行业最具发展潜力企业表格,涵盖工业物流、仓储及新兴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AMR机器人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是一类具备高度自主导航和决策能力的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时感知、规划路径并执行任务,无需依赖预设的固定路径或外部引导。AMR凭借其自主导航、智能决策和跨场景适应性,正从“工具型设备”进化为“智能协作系统”。在人口红利消退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AMR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以下是基于技术创新、场景落地能力、资本热度及全球化布局综合评估的中国AMR行业最具发展潜力企业表格,涵盖工业物流、仓储、半导体等高增长领域: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移动机器人行业重点企业

1.海康机器人

海康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最初是海康威视的机器视觉业务中心,后逐步独立运营。海康机器人是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聚焦于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工业和物流领域用户提供服务,以创新技术持续推动智能化,引领智能制造进程。2025年第一季度,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增长4.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增长6.41%。2024年,公司机器人业务收入59.29亿元,占比6.4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机器人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新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类核心产品,以及焊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物流自动化三大应用技术方向。新松的叉式移动机器人等产品在工厂智能化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自研高精度激光导航与路径规划技术,可在动态环境中实时定位并规划最优路径,大幅提高物流运行效率。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88亿元,同比下降6.14%,归母净利润亏损5026.64万元,同比下降24.51%。2024年,公司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收入12.84亿,占比31.03%,工业机器人收入12.03亿,占比29.06%,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收入7.863亿,占比19.0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极智嘉

极智嘉(Geek+)是中国移动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极智嘉提供一系列AMR解决方案,包括Geek+货架到人拣选解决方案、Geek+货箱到人拣选解决方案、Geek+托盘到人拣选解决方案、智能分拣解决方案、智能搬运解决方案等。其多型号拣选机器人最大载重量可达1200kg,有效节省人工劳动力。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总收入14.52亿元、21.43亿元、24.09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5.67亿元、11.27亿元和8.32亿元。2024年,公司AMR解决方案收入24.02亿元,占比99.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快仓

快仓成立于2014年,是移动机器人集群和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业务包含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两种,硬件产品包含:潜伏式、料箱式、叉车式、AMR+等4大系列数十款移动机器人产品;软件产品包含:智能操作系统,解决了大规模机器人集群调度、多类型机器人协同、机器人与其它智能设备协同、跨场景运行等问题。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斯坦德机器人

斯坦德机器人是中国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为全球工业提供标准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包括标准型机器人、功能机器人及具身机器人,并拥有自主研发的全栈技术平台和智能协同系统RoboVerse,已服务全球超400家客户,涵盖小米汽车、富士康、OPPO等知名企业,在3C、汽车、半导体等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移动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移动机器人行业发展。如《“十四五”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到 “重点研制AGV、无人叉车、分拣、包装等物流机器人”,为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政策保障,有助于引导资源投入,促进产业发展。

2.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使移动机器人能够更精确地感知环境、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making。同时,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如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让移动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更加精准,定位更准确。此外,5G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移动机器人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使其能更好地实现远程控制和多机器人协同作业。

3.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升高,企业对自动化生产和物流搬运的需求日益增长,移动机器人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危险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制造业从大批量生产走向批量定制化生产,需要更柔性的生产方式,移动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生产任务和场景,满足了企业对柔性生产的需求。

4.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除了工业制造和仓储物流领域,在医疗、服务、农业、军事等领域也出现了大量需求。例如在医疗领域可用于药品配送、病人护理;在服务领域可用于酒店送餐、家庭清洁等,这推动了移动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发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白皮书(2025)》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山东开展产业链招商图谱调研工作

《临汾市“十五五”时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课题汇报顺利完成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安徽省滁州市开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调研工作



中商产业研究院老师为贵州省森林康养业务培训班学员授课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为安徽省驻粤机构作“双招双引”专题培训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贵州省遵义市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主题培训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福建省宁德市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专题培训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领导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领导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福建省宁德市工信局领导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广东省云浮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洪委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普洱市“十五五”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十五五”时期提升昆明服务业竞争力对策研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宜宾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酒泉市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通过专家评审




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产业研究院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深圳、服务全国的新型产业智库。二十多年来,中商始终秉承“湾区基因、全球视野”的发展理念,以“数据+平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资本+资源+项目”的多维联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业咨询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