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2025 年 AI 热潮持续高涨,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推动其渗透至社会各领域,形成多维度、深层次的变革力量。在这个大背景下,资本继续大力投入 AI 领域。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 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38%;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 7000 亿元。


AI 行情持续火热,也带动了相关芯片业务。以澜起科技为例,日前该公司发布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该公司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 26.3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58.17%;实现归母净利润 11.00 亿元 - 12.0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5.50%-102.36%。


AI 带飞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

公开资料显示,澜起科技成立于 2004 年,是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两大产品线。


澜起科技的互连芯片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内存模组配套芯片、PCIe Retimer 芯片、CXL MXC(内存扩展控制器)和可编程时钟发生器芯片。其中,澜起科技的内存接口芯片覆盖 DDR2 至 DDR5 世代,包括寄存时钟驱动器(RCD)、数据缓冲器(DB)、多路复用寄存时钟驱动器(MRCD)和多路复用数据缓冲器(MDB)。在 DDR5 产品世代,澜起科技还提供内存模组配套芯片,包括串行检测集线器(SPD Hub)、电源管理芯片(PMIC)和温度传感器(TS)。


澜起科技业绩走高离不开 DDR5 接口芯片的需求爆发。该公司在 DDR4 时代首创 “1+9” 架构,显著提升内存系统性能;DDR5 世代进一步优化,支持更高数据速率。因此,作为内存接口芯片行业的领跑者和 DDR5 RCD 芯片国际标准的牵头制定者,澜起科技在 DDR5 世代的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从产品出货量来看,2024 年,澜起科技 DDR5 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超过 DDR4 内存接口芯片。在 DDR5 内部子代迭代进程中,该公司 DDR5 第二子代 RCD 芯片 2024 年出货量已超过第一子代产品,第三子代 RCD 芯片于第四季度开始规模出货。进入到 2025 年,澜起科技 DDR5 内存接口芯片的出货延续上扬势头,受益于 AI 产业趋势,行业需求旺盛,澜起科技的 DDR5 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且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 RCD 芯片出货占比增加,推动该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另外,澜起科技也提到,随着 DDR5 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占比增加,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因此,从澜起科技的情况能够看出,DDR5 内存接口芯片在 AI 时代迎来多重战略机遇。DDR5 内存接口芯片通过更高的传输速率和优化的电源管理架构,显著提升内存系统的带宽和能效比。相较于 DDR4,DDR5 具备更高带宽、更低功耗、更大容量等优势,性能提升逾 2 倍 ——DDR5 理论最大带宽可达 7200MT/s(DDR4 为 3200MT/s),数据传输效率提升 60% 以上,显著缩短 AI 训练中的数据加载时间;通过改进的时钟驱动(CKD)和数据缓冲(MRCD/MDB)技术,DDR5 降低了内存访问延迟,提升 AI 推理的实时性;同时,DDR5 引入片上 ECC 纠错和独立 bank 组供电技术,解决了 AI 训练中数据密集型任务的可靠性问题。因此,DDR5 能更好地满足 AI 应用对数据处理性能的高要求。


对 DDR5 内存接口芯片的毛利率,澜起科技此前指出,受益于 DDR5 接口芯片需求旺盛,2024 年该公司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达到 62.66%,较上年度提升 1.30 个百分点。


从澜起科技的情况来看,虽然 HBM 在特定场景下表现优异,不过 DDR5 内存上量的速度依然非常快。DDR5 凭借成本优势仍将长期主导主内存市场。未来可能出现 DDR5 与 HBM 的混合架构。例如,服务器中 DDR5 负责大容量存储,HBM 处理高吞吐任务,这种异构集成将进一步丰富接口芯片应用形态。


说到性价比,也必须要提到 DDR4 内存涨价对 DDR5 的带动。近期,DDR4 内存价格飙升,部分型号甚至超过 DDR5,出现 “价格倒挂” 现象。例如,DDR4 16Gb(1Gx16)3200 现货价从 3 月底的 3.95 美元涨至 6 月底的 12 美元,涨幅超两倍,而 DDR5 16Gb(2Gx8)4800/5600 报价仅为 6.014 美元,DDR4 单价已比 DDR5 贵一倍。


随着三星、SK 海力士等原厂缩减 DDR4 产能,转向 DDR5 和 HBM 等高附加值产品,将会进一步推动 DDR5 内存的普及,带动澜起科技产品出货量提升。目前,全球 DDR5 内存接口芯片三大龙头为澜起科技、瑞萨电子和 Rambus,澜起科技的市占比超过 50%,稳居行业第一。


国产芯片如何在 GPU 之外借 AI 东风

澜起科技业绩爆发印证 AI 浪潮对国产芯片产业的战略机遇。GPU 在 AI 产业的价值量占比肯定是非常高的,不过 AI 技术的发展正推动芯片产业从单一计算能力竞争转向 “算力 - 存力 - 运力” 协同优化,云端如此,终端也逐渐出现这一趋势。澜起科技的内存接口芯片以及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 及 CXL 互连芯片)在市场上都广受好评。这种错位竞争使其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具备不可替代性,在全球市场也全面领先。


算力的事情我们已经谈论过很多,国产算力芯片也是在蓬勃发展。在存力环节,长江存储等存储厂商在 DRAM 和 TLC NAND 技术更新当然是非常关键的,此外内存接口和存储主控也是非常关键的节点。国内目前存储主控的厂商是非常多的,如国科微、联芸科技、忆芯科技、得一微电子、华澜微电子、英韧科技等。当然,企业也需要主动向 AI 技术去靠拢,就以得一微电子来说,该公司适时推出了 AI-MemoryX 技术。


AI-MemoryX 技术不仅实现了显存容量的飞跃,更是将单台训练推理一体机的显存容量从传统的数十 GB 提升至前所未有的 10TB 级别。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使得在单机环境下微调 DeepSeek-R1 671B 这样的超大规模模型成为可能,极大地降低了对 GPU 数量的依赖。


运力则主要体现在接口技术方面,直接决定了数据在不同组件之间的传输效率和通信能力。如 PCIe 接口经过数次迭代,数据传输速率已达到近百 GB,能满足 CPU 和 GPU 之间大量数据的快速传输需求。随着 AI 应用对算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高速的接口技术可确保数据能及时在处理器、存储设备等之间传输,避免数据传输成为算力发挥的瓶颈,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在高速接口方面,未来 CXL 一定是大方向,通过优化的协议栈,在维持高带宽的同时还能提供低延迟的通信,可实现纳秒级的低延迟,相比于 NVDIMM 的非易失性内存,其时延也低几个数量级。当前,国内有多家厂商布局 CXL 技术,包括澜起科技、江波龙、紫光国芯等。


结语

AI 浪潮的澎湃向前,正重塑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 —— 从单一的算力比拼,走向 “算力 - 存力 - 运力” 的协同竞速。澜起科技凭借 DDR5 内存接口芯片的爆发式增长交出亮眼答卷,印证了国产芯片在 GPU 之外的广阔 AI 天地。这些实践不仅展现了技术创新的力量,更揭示了一条清晰路径:通过聚焦细分领域的技术攻坚、把握 “存” 与 “运” 的协同机遇,国产芯片既能实现错位竞争中的全球领先,更能为 AI 向各领域深层渗透提供关键支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2024 版)》明确要求,2026 年前制定 50 项以上 AI 芯片国家标准,推动国产技术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这些标准肯定不是全部围绕计算,存和运也会是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