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从小作坊到游戏巨头(2)
- 2025-07-19 17:28:00


01
牛刀小试,兵败“爱情旅馆”
他先把公司名里的“扑克牌” 三个字给咔嚓掉了,摇身一变成了现在咱们熟知的 “任天堂株式会社”,这名字一换,感觉格局瞬间就打开了。
1962年,任天堂以扑克牌制造商的身份,风风光光地在京都证券交易所和大阪证券市场二板敲了钟。当时公司财报非常漂亮,公司上市后的股票被股民们疯抢,股价嗖嗖地往上蹿,一度冲到了900日元高位。
山内溥看着任天堂账户里噌噌往上涨的数字,雄心壮志那是挡都挡不住,踌躇满志地向其他领域发展。
第一个被山内溥盯上的领域——“爱情旅馆”,就是那种按小时收费,专供当时日本小年轻们偷偷约会的地方,搁现在大概就是钟点房。
坊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山内溥本人就是这类旅馆的常客,搞不好投资这生意,多少带点 “近水楼台先得月” 的私心。当然啦,这都是吃瓜群众的猜测。可惜这门生意没给任天堂带来啥真金白银,折腾了一阵子就因业绩低迷关门大吉了。
02
越挫越勇,折戟出租车和速食食品
爱情旅馆歇业后,山内溥又把目光投向了出租车行业。他花重资收购了一家出租车公司,还豪气地采购了一批日产高档轿车跑营运。司机们也都经过了正规军般的培训,计价还比别家便宜不少。
这波操作下来,一时间在京都、大阪那片儿,任天堂的出租车几乎横着走,市场都快被包圆了。可惜好景不长,不知怎么就得罪了工会大佬,被硬生生搅黄了,最后只能忍痛割爱,退出了出租车江湖。
两次尝试都失败后,山内溥并未泄气,接着折腾,坚定不移尝试新的业务。
大概是觉得民以食为天,山内溥这回把算盘打到了速食食品上。他琢磨着“现在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玩意儿肯定有搞头”,于是专门成立了个叫 “三近食品” 的子公司,还砸重金请了自己母校早稻田大学的学术大牛们来研发速食面。
本以为能靠着 “学霸加持” 一举成功,没想到技术这道坎没迈过去,这速食面项目最终也落得个草草收场的结局,任天堂只好灰溜溜地从食品圈撤了出来。
这接二连三的“跨界翻车” 可把任天堂坑得不轻。再加上东京奥运会带来的那阵经济小阳春过了,扑克牌市场也早就塞得满满当当。公司收益那是坐着滑梯往下掉,股价也跟着坐了回过山车,从巅峰时的900日元一路俯冲,最后跌得只剩不到60日元,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这下山内溥算是彻底醒悟了:“好家伙,这分散投资简直就是在走钢丝啊!” 于是他当机立断,把所有人力物力都收拢回来,一门心思扑在了玩具产业上。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任天堂接连推出了魔术扑克牌、“命运游戏”之类的新产品,可玩具行业早就被大佬们垄断得严严实实,想挤进去谈何容易。最后还是靠着老本行花札和扑克牌勉强撑着,这才没让任天堂的牌子倒下去,算是在破产的边缘线上拉回来了一把。
03
误打误撞,进入电子娱乐产业

横井军平,1941年出生,1965年加入任天堂,被誉为“GB之父”(GB即Game Boy,任天堂发明的一种掌上游戏机)。任天堂早期骨干成员,曾任任天堂开发部部长,为任天堂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
横井军平的设计哲学是“枯萎技术的水平思维”——利用已经发展成熟、甚至接近淘汰的技术进行水平思考,将它应用到完全不同缺合适的领域上,反而容易制造出畅销产品。
例如:横井军平将测谎仪上已“枯萎”的导电技术应用到玩具领域,发明了“爱情测谎仪”;在设计Game&Watch时,利用日本国内因价格战而生产过剩的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器,打造出成本低且稳定性高的游戏掌机;此外,Wii游戏机采用的体感技术,也是将“枯萎技术”重新思考应用的成果。


接下来,山内溥又会捣鼓出什么好玩的玩意儿?任天堂的发展从此就顺风顺水了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