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伙伴们!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几年真是“卷”到飞起,新车上市跟下饺子似的,价格战一波接一波,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

图片

最近,小编刷到一篇帖子,标题那叫一个抓眼球:21万提了雷军的小米SU7,车主又开了女朋友的特斯拉Model 3,跑了800公里后,直呼“差距太明显,不是一个档次”!

图片

作为汽车博主,我立马来了兴趣,赶紧扒了扒这事儿,顺便结合自己试驾上百款车的经验,和大家聊聊这俩车到底差在哪儿,买车时又该咋选才不踩坑!

图片

小米SU7,21万的“性价比之王”?

先说说小米SU7。这车自打上市就自带流量光环,雷军亲自站台,发布会那叫一个热血沸腾,27分钟大定破5万台,堪称“国民轿车”!

 21万的起步价,配上溜背造型、8295芯片的智能座舱,还有那零百加速4秒多的“性能小钢炮”标签,确实让不少小伙伴心动。车主小王就是被这波“性价比”浪潮冲昏了头,果断下单一台标准版SU7,霞光紫,颜值拉满,提车那天朋友圈都刷屏了!

图片

可开了一段时间,尤其是跑了800公里长途后,小王有点“emo”了。为啥?用他的话说:“这车开着是挺爽,但跟女朋友的特斯拉一比,总感觉少了点啥。”我仔细研究了小王的用车反馈,发现SU7虽然“香”,但在某些场景下,确实跟特斯拉有点“代差”。接下来,咱们就来盘一盘这俩车的实测表现,看看差距到底在哪儿。800公里实测,差距暴露无遗
小王这800公里,涵盖了城市通勤、高速长途和郊区小路,算是把两台车“虐”了个遍。以下是他吐槽的几个关键点:
图片
充电体验:特斯拉稳如老狗,SU7有点“慌”
小王先拿充电开刀。SU7标准版是400V平台,官方宣称快充30分钟能从10%充到80%,听起来挺美。可实际跑高速,找了个公共充电桩,周围一堆800V车型“霸桩”,SU7的充电功率直接被“压”到50kW,充了40分钟才到60%,小王急得直挠头。反观女朋友的Model 3,特斯拉超充站简直是“亲妈级别”服务,20分钟充到80%,功率稳得一批。
图片
小王感叹:“特斯拉的超充网络,简直是新能源车的‘高速公路’,SU7得靠边站。”
其实这不怪SU7,400V平台在硬件上就吃了亏。像我之前试驾比亚迪汉800V版本,充电速度能甩400V车型几条街。所以,买纯电车,800V平台真不是噱头,尤其是跑长途的小伙伴,选车时得擦亮眼!
图片
智能驾驶:SU7花哨,Model 3省心
再聊聊智能驾驶。小米SU7的智驾系统号称“端到端”,城区L2+辅助驾驶确实挺花哨,自动跟车、变道都不含糊,小王在市区开得那叫一个“爽”。可上了高速,问题来了:SU7的智驾在车流量大的时候,偶尔会“脑抽”,比如突然减速或者识别不了前车刹车,吓得小王赶紧接管。
图片
反观Model 3,虽然智驾界面没那么炫,但稳得像个老司机,高速巡航基本不用操心。小王吐槽:“SU7的智驾像个刚拿驾照的新手,Model 3像是开了十年的老司机,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我试驾过SU7 Max,智驾确实有亮点,但OTA更新频次和稳定性跟特斯拉比,还有点“学徒感”。特斯拉的FSD系统全球跑了上亿公里,数据积累不是盖的。想买智驾靠谱的车,特斯拉还是“天花板”。
图片
续航表现:SU7数据好看,Model 3更实在
续航这块,小王也很有发言权。SU7标准版标称CLTC续航700公里,听着挺唬人,可实际跑高速,空调一开、速度一提,续航掉得比心情还快,800公里跑下来,得充两次电。Model 3标准续航版(CLTC 600公里)反而更“诚实”,表显掉电线性,跑完800公里只充了一次。小王直呼:“SU7的续航像个‘PPT冠军’,Model 3才是真·续航王。”
图片
这点我深有体会。之前试驾SU7,冬测续航表现确实亮眼,达成率高达91%,但实际使用场景复杂,续航打折是常态。特斯拉的电池管理和能量回收逻辑更成熟,日常用车省心不少。
图片
内饰与质感:SU7花里胡哨,Model 3简单粗暴
最后说说内饰。小米SU7的中控大屏、氛围灯、Alcantara座椅,颜值确实能打,小王女朋友都夸“像移动的科技展厅”。可时间长了,小王发现屏幕反应偶尔卡顿,HUD显示在阳光下有点看不清。
图片
Model 3的极简内饰虽然被吐槽“像毛坯房”,但中控屏丝滑得像“iPad Pro”,操作逻辑简单到“傻瓜式”。小王总结:“SU7是给颜控的,Model 3是给实用党的。”
图片
我试驾SU7时也觉得,内饰设计确实抓眼球,但细节做工还有提升空间,比如门板接缝有点明显。特斯拉虽然简约,但胜在经久耐用,质感更“稳”。
图片
买车咋选?别被“性价比”迷了眼
跑完800公里,小王的心得是:SU7 21万的价位,配置确实香,颜值也能打,但在充电效率、智驾稳定性和续航实用性上,跟特斯拉Model 3比,确实“差了点档次”。这让我想起自己两年前买新能源车,38万提的车,三年不到二手价腰斩,肠子都悔青了!
图片
所以,结合小王的经历和我的试驾经验,给想买车的小伙伴几点建议:
  • 预算有限,SU7不亏,但别指望“越级”
    小米SU7 21万的起步价,性价比确实炸裂,适合追求颜值和科技感的小伙伴。但要想跑长途或对智驾要求高,400V平台和初代智驾系统可能会让你“抓狂”。如果预算能上到25万,SU7 Max版会更香,800V平台和更强的性能至少能少点“槽点”。
  • 特斯拉,省心但不“惊艳”
    Model 3虽然贵几万,但超充网络、智驾稳定性和续航表现,简直是“懒人福音”。尤其适合跑长途或追求“无脑开”的小伙伴。不过,内饰太“素”,颜控可能得忍忍。
  • 买车前,算清用车场景
    小王的最大教训是:买车前没想清楚自己跑长途多,SU7的400V平台和高能耗让他用得有点“心累”。所以,买车前问问自己:一年跑多少公里?多跑高速还是市区?有家充条件吗?如果长途多、没家充,特斯拉可能是更省心的选择;如果追求性价比和颜值,SU7也能“香”到你。
  • 别被“流量”冲昏头
    小米SU7的流量确实强,雷军站台、粉丝护航,买车像追星。可买车不是买手机,售后、维保、充电网络都是硬指标。特斯拉虽然也有“黑粉”,但全球销量和用户口碑摆在那儿,选车时还是得理性点。

图片

文章的尾声:你会选谁?

小王现在有点纠结:SU7颜值高、价格香,但用起来总感觉“差点意思”;Model 3虽然没那么惊艳,但开着省心,像是“老朋友”。800公里实测后,他直言:“SU7像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Model 3更像稳重的老大哥,不是一个档次,但各有各的味儿。”

图片

小编我作为汽车博主,我试驾过SU7和Model 3,深感两者各有千秋。SU7适合预算有限、追求新鲜感的小伙伴;Model 3更适合看重实用和省心的“老司机”。你要是问我咋选?

图片

我只能说:看钱包、看需求,别被“性价比”晃花眼!
小伙伴们,你觉得SU7和Model 3哪个更香?有没有类似的“踩坑”或“真香”经历?欢迎留言吐槽,咱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