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故事

深圳市龙岗区第八人民医院,7月19日

原文:沉睡六年的左手,在脑机接口的曙光中重新苏醒

2018年的春天,在大学宿舍里的小文突发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短短十几分钟后,她陷入昏迷,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让小文的左手陷入了长达6年的"沉睡"

舍友第一时间将她送往学校附近的医院,诊断为“右侧颞顶叶脑出血”,紧急手术虽保住了生命,但左侧肢体(上下肢)偏瘫,语言功能丧失。辗转东莞、广州、北京多家医院,历经颅骨修补、气管切开、无数次康复训练,她艰难地恢复了部分功能,但左手始终毫无知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2025年,她来到龙岗区第八医院,尝试最后的希望——脑机接口(BCI)康复治疗,帮助其进行下肢、手部功能的康复训练及评估。通过脑机接口的意念控制训练、智能外骨骼辅助和神经反馈强化等康复流程,四周后,奇迹发生了!

🔹 左手开始出现自主微动,僵硬感明显减轻;

🔹 走路更稳一些,活动灵活度会好一些;

🔹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部分动作不再完全依赖他人。

“我做到了!我做到了曾以为自己的手“永远抬不起来啦”,但在今年7月,小文重获抬手的能力

这不是科幻,而是正在发生的医学突破,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出血、脑卒中、脊髓损伤等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康复可能。

康复医学科主任张丽芳介绍:这项突破性技术的核心在于无创脑机接口。使用高密度头皮电极网络,可以精确捕捉患者运动想象产生的微弱脑电信号,从而形成“意念-反馈-优化”的智能闭环。

目前医院计划运用此技术打造脑机接口临床转化研究型病房,另外医院拥有脑控系统和机器人开源平台,可以通过抓取患者自主运动的意念,同时转换为设备控制指令,从而帮助运动障碍患者迈步行走。在此基础上,该系统可以进一步开发在大脑认知方面的训练。

脑机接口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脑出血后遗症,将来还可帮助脑卒中偏瘫、 帕金森、脊髓病变等神经康复患者。

龙岗区第八人民医院(龙岗区骨科医院)

康复医学科挂号点这里

科技前沿

上海脑机接口技术取得突破:10名受试者实现脑电中文解码

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7月18日

最近,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10例受试者的大脑植入电极后,经过短时间训练,通过解码其大脑神经电活动,与脑部电极相连的电脑就会实时显示出他们想说的中文语句。这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科研成果,将为渐冻症、脑卒中等失语患者带来福音。

华山医院院长毛颖介绍,在市科委支持下,华山医院利用多年积累的临床资源,建立了一个高质量颅内脑电数据库。同时,华山医院与国内多家神经外科头部医院组建了iBrain脑电数据联盟。岩思类脑等加入联盟的成员单位可获得高质量颅内脑电数据集,用于脑机接口技术和产品研发。

“在这个全球最大的人类颅内脑电数据库支持下,我们团队已研发出脑电大模型,它类似于ChatGPT的底层预训练模型,能精准读取脑电信号的意图。”岩思类脑首席科学家李孟说。

解读语言方面的脑电信号,是脑电大模型的一项重要功能。据介绍,解读中文的脑电信号比英文难得多,因为英文的音素只有近50个,而中文的声母、韵母、四声的排列组合,使音素多达400个以上。凭借先进的多脑区立体脑电协同解码技术,以及高质量颅内脑电数据集的支撑,岩思类脑应用其自研的脑电大模型破解了这个复杂语言系统难题。目前,脑电大模型对中文声母的识别准确率超83%,韵母识别准确率超84%,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参加临床试验的癫痫受试者此前已植入多根sEEG(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在模型训练阶段,他们仅耗时100分钟,朗读了54个汉字临床试验显示,脑电大模型可在54个汉字训练集基础上,解读出1951个常用汉字,外推率高达1∶36,具有很强的泛化性。半秒钟内,大模型就能解读出一个完整的中文语句,且语句字数没有限制,理论上可达到很高的输出率。

李孟认为,这一脑机接口技术突破意味着能把人的想法准确、高效地转化成文字。今后,它不仅能让失语患者重获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利用大脑神经活动解码生成的文字获得其他能力,如用意念操控物理智能设备、与元宇宙进行交互,或利用多模态大模型绘画,把脑海中的语言转化为表达梦想的画作。

标准规范


7月12日,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等单位牵头编制的T/CITS 473—2025《基于脑机接口的临床康复应用指南》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公布。

该标准填补了脑机接口技术在临床康复领域标准化建设的空白,标志着相关技术应用迈向规范化发展阶段,对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联合通标中恒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联合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等脑机接口相关单位共同起草。标准规定了脑机接口临床康复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原理及架构、基本要求、适应和禁忌、临床应用流程、安全要求以及伦理与隐私保护,适用于基于脑机接口的临床康复应用,为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实践依据。

标准的发布不仅规范了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流程,还将促进相关设备研发、技术培训及临床验证的深入开展,从而加速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


科技日报:天津滨海高新区掀起“脑机风暴”

天津高新区两新党委,7月18日

科技日报近日报道,作为未来产业的“新星”——脑机接口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天津滨海高新区以脑机海河实验室为核心,打造“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集聚”全链条生态,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科研论文走向临床应用。

脑机海河实验室成立两年来成果显著,“神工”医疗器械应用于20余家医院,脑积水诊疗时间大幅缩短且核心技术进入临床试验,人工耳蜗儿童客观评价系统进入注册阶段,还发布全球首个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与清华合作研发“双环路”无创系统。

2023年3月,滨海高新区联合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推动成立脑机海河实验室。聚焦全链条技术自主可控,获自主立项等权限,设博士后工作站,建“1+1+N”产业载体,包括4.6万平方米的科研核心区、未来产业智造基地及多个联合研发中心,破解科研转化孤岛问题。

今年4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天塔院区,由脑机海河实验室与该医院合作的全国首个脑机接口综合临床实验病区启动建设,未来将为患者提供包括疾病筛查、精准治疗、智能康复在内的全链条医疗服务。

“脑机接口产业不能靠单点突破,必须构建‘雨林式’产业生态。”天津滨海高新区新经济促进局局长常馨月说,高新区通过金融赋能、场景开放、产业链协同等方式,加速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文字、图片来源:科技日报、天津高新区

会议论坛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脑机接口·智慧康复·健康未来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7月19日

7月12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脑机接口·智慧康复·健康未来专题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承办。论坛核心议题为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前沿应用脑机交互、人工智能与智慧康复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同仁参加论坛。

论坛多位专家围绕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康复医学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就“脑机接口技术伦理边界”、“临床转化难点”、“神经调控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聚焦脑-机双向交互、精准康复评估、自适应算法等关键技术瓶颈,探索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本次论坛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论坛成果将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智能辅具和数字疗法的深度融合,为构建个性化、精准化的智慧康复体系注入新动能,助力我国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企业进展


狄耐克(非侵入BCI、可穿戴设备 | 商业合作)

脑机接口技术推动者狄耐克(300884)邀请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关存太院士作为公司的顾问,共同推动非侵入式脑机互联可穿戴设备在厦门加快落地。日前,在“2025厦门人才服务月”启动仪式上,关存太院士作为厦门市政府特邀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围绕“脑机接口的进展及医学应用研究”进行了精彩分享,表达了对厦门引进脑机接口领域人才的支持,并承诺会积极物色和推荐海外优秀脑机接口人才来厦门。

日前,狄耐克与中国科学院脑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脑认知与智能计算实验室等顶尖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突显了其两大优势:自主创新和整合顶级学术资源。狄耐克在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担任重要角色,积极参与编写诸如《基于脑电的注意力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技术标准。

立企二十年,狄耐克深耕智能科技领域,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狄耐克未来将聚焦脑机交互核心技术,积极布局睡眠健康、专注培优及认知康复等细分领域的研发,加速推进脑机交互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司羿智能(BCI康复机器人 | 产品推广)

近日,司羿智能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同研发的羿生脑机接口(BCI)康复机器人香港玛嘉烈医院、东华医院等几家知名公立医院完成展示,其创新的技术和实用的康复效果吸引了众多关注。

参与展示交流的香港康复师们对这款机器人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其将脑机接口技术与康复训练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在提升康复效率方面展现出很大潜力。作为国内首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已投入临床使用的脑机接口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它的亮相更具行业意义。

羿生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拥有全周期手功能康复训练模式,涵盖肌力、关节活动度、认知、ADL 日常生活能力、协调性、情景等多维度训练,能同时对中枢和外周神经进行干预。

*资讯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首图由AI生成。限于篇幅有对原资讯内容进行了精简,如需了解更多脑机接口/神经技术相关资讯,欢迎扫描底部二维码加入“脑机接口”知识星球

参考/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GN9FnkhFjfC05sMw3x4p9g

https://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140918/

https://mp.weixin.qq.com/s/jN8M5n_Y0eiifg-eoHLoLQ
https://mp.weixin.qq.com/s/raJHXRtlFLanvXfDTRURmw

https://www.sohu.com/a/915224052_122003527

https://www.prnewswire.com/ae/news-releases/dnake-emerges-as-a-global-innovator-in-brain-computer-interface-technology-302508583.html

https://mp.weixin.qq.com/s/BYXaj89quZjuxlHEzlMIgg
图片
科普神经科学知识,推广脑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