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低空经济优势,建立重大灾害社会力量无人机应急合作机制
- 2025-07-19 09:00:00


应急管理部于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介绍防汛救灾、灾害监测预警、规范安全生产执法等有关工作进展,回应媒体关注问题。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出席。


由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发布会主题是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介绍防汛救灾、灾害监测预警、规范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进展。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先生、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先生、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先生出席发布会。
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在会上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部署与责任落实。
召开全国防汛抗旱视频会议部署全年重点工作,通报2792名相关责任人,督促其到岗履职。
二是强化隐患排查与整改。
以行业部门为主导开展隐患排查,组织8个国家防总检查组赴15个重点省份督导,专题部署外来人员防汛管理;7月9日出台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九条硬措施,明确群死群伤事故提级调查、倒查追责,遏制相关苗头。
三是强化研判调度与响应支持。
紧盯强降雨、台风、洪水等过程,加密会商研判,27次启动调整应急响应,派出21个工作组;联合财政部预拨中央救灾资金8.75亿元,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拨中央抢险救灾物资。
四是强化转移避险与救援保障。
落实预警响应联动及“叫应”、跟踪反馈机制,提前转移危险区人员;预置4万余名抢险救援力量、翼龙无人机等装备,强化多灾易灾边远乡村保底通讯装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累计出动3.8万余人次,营救和疏散群众1.1万余人。
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 杨旭东在会上表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难度大、挑战性强。应急管理部立足 “全灾种、大应急”,通过新技术与 “老把式” 结合,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确保预警到重点地区、叫应到重点人群、应用到关键场景,为避灾避险、应急准备争取时间,为风险评估、抢险救援提供支撑,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会商研判。
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完善灾害风险形势会商制度,组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并发布结论;部内建立灾害风险周研判和汛期每日会商机制,及时发出风险提示。
二是加大科技赋能。
建成运行国家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接入 6 个涉灾部门 50 余类实时监测预报预警数据及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30 余类灾害数据。
三是加强遥感监测。
建立重大灾害社会力量无人机应急合作机制,600 余家单位、2000 余架无人机参与,形成中东部 2-6 小时、西部偏远地区 12 小时内应急响应能力;发挥民、商等卫星资源优势,完善卫星遥感应急监测机制,支撑险情灾情研判、失联人员搜救和救援队伍作业,入汛后在南方多地洪涝地质灾害勘察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筑牢人民防线。
推进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指导各地建设和培训报送队伍,目前达 115 万人。

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在会上表示今年 5 月,应急管理部印发《安全生产考试机构和考试点管理规定》及配套《考试点建设标准》,将于 10 月 9 日施行。《规定》规范了考试机构、考试点、考务人员、考试方式、考务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从 “严管” 和 “便民” 角度推动各地规范开展安全生产考试,突出 “两明确” 和 “两强化”:
一是明确 “考培分离” 要求。
承担考试任务的考试机构、考试点不得从事相关培训;监管部门可自行建设或委托直属事业单位建设考试点,资源缺口时可委托职业院校等补充,逐步形成公正高效的考试体系。
二是明确考试点建设条件。
规定了考试点管理制度、场地、设备设施等软硬件要求。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3个作业类别的特种作业人员数量占到全国总数的近九成,要求考试必须使用真实设备,考试承载能力不少于5000人次/年,推动考试点建设集约化、规范化。
三是强化考试点监督管理。
对考试设备管理不到位等违规行为,暂停考试业务并督促整改;对 “考培不分” 等违规且逾期未改的,停止考试业务;对纵容考试作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停止委托考试业务且不得再承担考试工作,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震慑。
四是强化便民利民服务。
原则上每个设区的市至少确定 1 家考试点承担 3 类作业考试,方便考生就近参考。
下一步,将指导各地按《规定》建成一批规范化考试点,提高考试质量和服务效能,为防范遏制事故提供支撑。

扫码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
— 往期回顾 —
央视聚焦!推动低空经济“飞”出新赛道—羲禾航空 
巅峰聚力!影飞科技&天峋创新强强联手 开创战略合作典范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