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商动态 | 南方电网公司与WAIC 2025达成战略合作:构建人工智能生态,共筑全球智能互济
- 2025-07-18 21:51:17


展览时间:7月26日-29日
展览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展位号:H2-B116
在智能时代的起点出现前,最先出现的是一束电光。它驱动无数设备,将熠熠生辉的思维结晶带入物质世界,拉开了这场持续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技术浪潮的序幕。随着电缆一步步铺设、电网大通道一步步建立,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迭代、优化,智能时代已然到来。
现代的中国,正在积极拥抱这一场新一代产业变革。与之而来的,是一个时代之问——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球共同繁荣?中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粤港澳大湾区到全球能源网络,从科技革命到产业变革,中国的人工智能,是向善普惠的,是开放共赢的。中国以自主生态为基,以技术互济为桥,共筑人工智能新生态。
南方电网公司作为骨干央企,作为“国之大者”,清晰认识到,发展电力人工智能,在解决电力行业自身问题的同时,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塑造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自2018年起,南方电网公司立足行业需求,冲击技术制高点,在人工智能领域中谋篇布局,发布《人工智能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专项规划》,推动人工智能在关键领域和重点业务实现率先突破。当前,南方电网公司全面落实国资委“促进行业智能化转型、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关要求,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浪潮,结合电力行业特色,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举措。经过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南方电网公司在行业大模型、数据样本、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建设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成果成效。

破万难 积极构建国内行业人工智能生态

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的关键四要素。南方电网公司发挥央企行业引领作用,针对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各类困难与挑战,联合多方主体,合力突破瓶颈,构建国内能源电力行业独特的人工智能生态。
算力是硬件支撑。针对国内算力兼容性、性能不足等问题,南方电网公司创新算力“赛马”机制,联合多家人工智能软硬件头部厂商共同攻关,实现了异构算力适配和统一管理调度,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算力芯片、学习框架国产化率均达100%,助力突破算力瓶颈,并积累下丰富的异构算力适配经验。
数据是燃料基础。针对模型研发方数据获取难、数据融合难、样本数据稀缺等痛点问题,南方电网公司坚持合作开放的理念,沉淀图片近5000万张,语音超5500小时,文本超2T,建成高质量样本库并面向行业开放,有效降低门槛,广泛吸引各方共同参与。在合作中,南方电网公司建成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打造能源数据开放平台,促进能源数据在多主体间流通共享。
模型是技术核心。针对技术更新迭代快、基础模型研发成本高等问题,南方电网公司坚持走开源路线,广纳各家之长而用之,构建行业领先的“大瓦特”模型体系,建成行业首个全栈国产化电力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实现各类模型统一管理,推动模型从“可应用”走向“可使用”,年累计调用23.4亿次,有力赋能业务创新。在模型生态中,南方电网公司加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成为首家央企集团白金捐赠人,并成功运营“电鸿”开源社区。牵头成立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举办多场AI大赛,有效带动生态共赢。
场景是价值靶心,电力系统分布广泛,设备需求量大。发展电力人工智能,将有效扩大内需,带动AI+电力装备等相关产业链规模超3000亿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南方电网公司印发《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4-2026)》,建立“AI飞轮”模型自动更新迭代机制,推动全网“云、边、端”AI模型全面接入,模型服务超2000个,目前已具备电力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研发和集成能力,为行业发展筑牢根基。对于南方电网公司而言,全栈自主可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在从算力到场景,每个问题被解决和攻克的背后,是55家联盟单位的合作、277个数据集的开放、9.4亿次算法组件的调用——南方电网公司构建的,是与行业共生的人工智能生态。

赋生产 打造能源行业高价值应用场景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人工智能+”行动,南方电网公司以此为契机,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以多个国家重点任务为抓手,牵引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开展“AI+行动”计划,在生产、营销、规划等多个业务域广泛铺开应用场景建设,显著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以高水平技术,高价值应用场景,南方电网公司在创新中为电网的生产管理实现智能化赋能。
生产创新争先锋。针对场景与算法模型失配、错配问题,创新实施算法“赛马”制,以电网管理中发、输、变、配共63个高价值场景为牵引,开展多轮次算法“赛马”,累计吸引超200支队伍升级优化,并在生产环境落地应用。通过大范围交叉匹配,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作业风险管控、新能源功率预测、电力客服等多个电力行业场景,实现生产业务赋能。
电网调度更精准。自建成国内首个单轨运行网省一体的人工智能负荷预测平台以来,南方五省区AI负荷预测年度平均准确率97.4%,较人工预测提升0.6%,验证了AI技术在复杂系统中的优势。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电网更好地应对电力需求的波动,优化发电计划,确保供电稳定性和经济性。
多元场景更普惠。大瓦特模型体系切实带来了效率提升,赋能了安全生产、系统运行和客户服务等领域转型变革:电力智能客服大模型在客服中心实现高频业务的“机器代人”;配网巡视场景大模型能高效识别出配网典型缺陷隐患,对异常识别率达80%以上;借助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南方电网公司内部大模型开发主体提供全套大模型开发工具链,提供算力、数据、模型服务,开发人员仅需通过微调、提示词工程、知识增强等操作,就能演化出更多具体功能。

广开源 积极参加“同球AI共济”

人工智能与能源电力行业交汇的时代浪潮,随珠江水起,至黄浦江头。2025年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世博馆与世博中心举办。南方电网公司作为本次大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将举办一场世界级高水平论坛,并同期开办高规格展厅,与全球生态伙伴共襄盛举,探索人工智能驱动能源电力的应用实践与生态发展。
本次论坛以“‘AI+’电力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在能源电力领域的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I技术在管理全域环节的广度覆盖与深度实践,展示能源电力行业应用的巨大价值。论坛也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核心力量——从发电集团、电网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到生态科技企业,多主体共同分享前沿实践案例与出海经验,深入探讨构建开放协同的能源AI生态体系,为全球能源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点睛启智”。

论坛之外,更有一系列AI产品在南方电网公司展位展出:“电力系统极端安全智能体”“天空地输变配巡检”,“AI+电力‘大瓦特’平台”,一系列高水平的AI产品都能在现场参观、触碰与了解。具身智能如何在电网行业“大展身手”?真实的电网智能体如何服务个体与群众?这一切都在世博中心H2馆B116南方电网公司展厅揭晓答案。
人工智能的变革力量不仅在于先进技术的应用本身,更在于对能源电力行业的重构与进化。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催生更成熟的人工智能,赋能更强健的电网。纵观发展历史,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电力行业,相生相促,彼此赋能。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为贡献“南网方案”“中国智慧”,推动智能时代“同球共济”。(本文作者:张翼 何思妍 潘妍)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