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出炉!这20位青年学者你认识几位?
- 2025-07-18 21:51:17


WAIC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论坛:2025年7月26日-28日
展览:2025年7月26日-29日
地点: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徐汇西岸等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出炉啦!(点击查看: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拟获奖名单公示)此次评选活动共收到海内外优质论文投稿199篇,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有10篇论文获得青年论文奖,其中1篇论文获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10篇论文获得青年论文奖(提名奖)。以下20位青年学者为获奖论文的第一/共同第一作者(以论文题目首字母为序)。

简介:1995年6月生,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AI for Science,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入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届“清源学者”,曾获2022年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戈登贝尔特别奖提名入围。
论文题目:A unified evolution-driven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for virus variation driver prediction(一种统一的进化驱动深度学习框架用于病毒变异驱动力预测)

简介:1993年4月生,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触觉反馈交互、折/剪纸与刚柔耦合机器人等。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于Nature/Science子刊, TRO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5篇,担任IEEE RA-L, ICRA等期刊与顶会的副编,以及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者。曾获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创新贡献奖等荣誉奖项。
论文题目:Active Mechanical Haptics with High-Fidelity Perceptions for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面向元宇宙的高保真主动触感交互系统)

简介:1997年5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从事超高速低功耗光电智能芯片领域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首篇智能光计算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算力提升千余倍,入选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激励计划、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潜力清源学者等。
论文题目:All-analog photoelectronic chip for high-speed vision tasks(面向高速视觉任务的纯模拟光电融合智能芯片)

简介:1990年9月生,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据和算法驱动的脑疾病研究。入选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项目”、教育部脑科学前沿中心“珠峰青年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
论文题目:Atlas of the plasma proteome in health and disease in 53,026 adults(基于53026成年人的血浆蛋白组学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图谱)

简介:2000年6月生,上海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影眸科技联合创始人。深耕计算机图形学与多模态人工智能领域,科研成果先后斩获 SIGGRAPH2024 最佳论文提名、SIGGRAPH2025 最佳论文,聚焦前沿技术的创新与落地。
论文题目:CLAY: A Controllable Large-scale Generative Model for Creating High-quality 3D Assets(CLAY:一种可控的高质量 3D 资产生成大模型)

简介:1998年10月生,香港大学博士生,从事计算机视觉相关研究,曾获字节跳动奖学金、香港大学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相关工作入选CVPR 2024、NeurIPS 2024十大最具影响力论文。
论文题目:Depth Anything: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Large-Scale Unlabeled Data(深度估计万物:释放大规模未标注图像的威力)

简介:1994年8月生,清华大学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主要聚焦机器学习与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多次发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NeurIPS、ICML、ICLR、CVPR、ICCV、ECCV等顶级期刊和会议。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清源学者、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帆奖、清华大学水木学者等荣誉。
论文题目:Incorporating Neuro-Inspired Adaptability for Continual Learning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人工智能的持续学习中融合神经启发的适应性)

简介:1998年5月生,南京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多模态大模型。谷歌学术引用超6500次,发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期刊论文22篇。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实习期间,发表的InternVL论文入选CVPR'24 Oral以及“最有影响力论文”第12名。曾获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冠军。
论文题目:InternVL: Scaling up vision foundation models and aligning for generic visual-linguistic tasks(InternVL:扩大视觉基础模型规模并对齐通用视觉-语言任务)

简介:1998年1月生,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智能计算、光子集成芯片等。相关工作发表于Science、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入选期刊高亮文章、ESI高被引等。研究成果曾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届“清源学者”,2024年度清华大学最受师生关注的年度亮点成果等。
论文题目:Large-scale photonic chiplet Taichi empowers 160-TOPS/W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大规模光芯片太极赋能160-TOPS/W通用人工智能)

简介:1992年4月生,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型逻辑存储器件与集成,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论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曾获国家教育部U40和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
论文题目:Subnanosecond flash memory enabled by 2D-enhanced hot-carrier injection(皮秒超注入闪存)

简介:1997年5月生,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可信大语言模型,包括安全对齐、多模态安全等。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顶级会议/期刊如TPAMI、ICML等10余篇,其中包括多篇ICLR、NeurIPS等计算机顶级会议Oral论文,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ICLR 2025 Outstanding Paper等奖项。
论文题目:AlphaEdit: Null-Space Constrained Knowledge Editing for Language Models(基于零空间约束的大语言模型知识编辑)

简介:1996年3月生,上海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具身智能和三维视觉,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机器人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均有发表。参与项目Open X-Embodiment获得了ICRA 2024最佳论文奖,指导项目CAST获得SIGGRAPH 2025最佳论文奖。
论文题目:Evaluating Real-World Robot Manipulation Policies in Simulation(在仿真中有效评测真实世界机器人操作策略)

简介:1986年1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注网络安全与数据隐私、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合著专著2部,参与国际/行业标准7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主持项目20余项。获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奖3项及教学成果奖4项。
论文题目:Fool Attackers by Imperceptible Noise: A Privacy-Preserving Adversarial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利用不可察觉噪声迷惑攻击者:一种兼顾隐私保护和高效共享的联合学习机制)

简介:1997年1月生,同济大学博士后。从事多模态建模、金融大数据、认知智能等方面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CML、CVPR、ICCV、ACL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CCF-A类论文10余篇。曾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博士后国家资助、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后面上项目。
论文题目:From Representation to Reasoning: Towards both Evidence and Commonsense Reasoning for Video Question-Answering(从表征到推理:迈向支持证据与常识推理的视频问答系统)

简介:1997年5月生,首形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长期专注于多模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主学习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Science Robotics等国际顶级期刊。
论文题目:Human-robot facial coexpression(人机面部协同表达)

简介:1992年8月生,香港浸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多模态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在CVPR、ICCV、ECCV、NeurIPS、ICLR、ICML、AAAI等顶级会议以及IEEE TPAMI、IJCV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引用超过15000次,担任计算机视觉领域旗舰期刊《IJCV》副主编,定期担任CVPR、ECCV、NeurIPS、ICLR等重要会议的领域主席。
论文题目:Learning to Prompt for Vision-Language Models(视觉语言模型提示学习)

简介:1997年4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住院医师,以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辅助胆囊癌个体化诊疗为主要研究方向,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cancer cell、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文章数篇,累计影响因子72.6分。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优秀住院医师积极分子称号。
论文题目:Multimodal integration of liquid biopsy and radiology for the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gallbladder cancer and benign disorders(液体活检联合影像组学的多模态融合模型在胆囊癌与胆囊良性病变非侵入性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简介:1997年10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成像、计算机视觉及AI for Science。在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生国家奖学金、深圳市优秀科技论文奖,AnDi Challenge国际挑战赛第一名等。
论文题目:Reliable deep learning in anomalous diffusion against out-of-distribution dynamics(面向分布外异常扩散动力学的可靠深度学习)

简介:2000年9月生,香港大学在读博士,从事研究领域有大语言模型、智能体以及信息检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香港政府博士生奖学金、香港大学校长奖学金资助,获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届“清源学者”称号。
论文题目:Representation Learning with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Recommendation(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推荐算法表征学习)

简介:1997年7月生,北京邮电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靠多模态人工智能,曾获得腾讯犀牛鸟精英科研人才称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主持国自然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
论文题目:Trusted multi-view classification with dynamic evidential fusion(基于动态证据融合的可信多视图分类)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