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研究解读 | AI 时代,你卷对职业方向了吗?
- 2025-07-11 18:25:41

近日,针对 “AI如何改变工作” 这个话题
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SALT Lab
发布题为《Future of Work with AI Agents》的论文
研究结果显示
超过半数企业把AI用错了地方
出现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
我们过于关注“AI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希望AI做什么”
01
AI怎么用:不光要问AI技术专家,还得问在职员工

WORKBank 数据库构建流程示意图
哪些工作用AI?哪些让人类来做?哪些可以让人和AI配合完成?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团队不仅邀请52位AI领域专家进行评估,还采访了104个工种的1500名在职员工的真实想法,结合整理出一份完整且可量化的“人类参与度评估表”(Human Agency Scale, HAS)。

HAS 量表详解及示例任务
该表根据各工位中,人与AI参与程度划分为五级,与我们常见的“智能化分级”不同,这里HAS的级别越高仅代表人类参与度越高,对工种本身的好坏并未作出评价。
其中H1-H2(蓝色部分)更适合AI自主处理;H3-H5(绿色部分)则更适合人机协作完成。具体分级如下:
H1:AI 独立完成(如:数据转录、标准报告生成)
H2:AI 主导,人辅助( 如:AI 处理流程,人类确认关键信息)
H3:人与AI平等合作(如:共同游戏设计,AI 提供创意,人类把控方向)
H4:人主导,AI 辅助(如:人类制定计划,AI 提供数据)
H5:人类全程参与(如:维护客户关系、跟踪行业前沿趋势)
02
AI自动化需求:46%的工作适合丢给AI做

调查结果显示,104中职业的844项任务中,有超过46%的工作应该让AI完成(表中自动化需求>3的部分),典型工作包括:安排预约、发布公告、制作表格等等。另一方面,写文章、做设计、做计划等需要创造性或是规划决策类的工作,大家往往不希望AI插手(自动化需求<2)。

各行业自动化需求分布
为什么自己的工作应该交给AI,大家给出的理由包括:
1. 腾出时间处理更有价值的事情;
2. 重复且无聊;
3. AI做的质量更高;
4. 希望AI帮我承担这项工作压力;
5. 复杂且困难。
03
AI研发:方向和职工需求存在错位
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更值得关注,结果很可能揭示了——目前的AI研发与人们期望的方向不匹配

研究将各项工作中,员工期待值(Y轴)和AI成熟度(X轴)进行整理并制作成四象限散点图,四个象限分别代表:
1. 绿灯区:员工需要,AI能做,应当最优先部署
2. 红灯区:员工不要,但AI能做,强行部署可能适得其反
3. 机会区:员工需要,但AI不成熟,可以作为研发重点
4. 低优先区:没有投入价值

理想状态下,大部分研发投入应聚焦绿灯区与机会区,但事实却大相径庭——41%的创业公司投资集中在了红灯和低优先区,资源错配十分严重!
04
AI替代:工资高但“含人量”低的工作更容易被替代

技能-任务映射对比
资料来源:future of work with AI Agent
“AI时代,哪些工作最容易被替代?”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将各工位的平均工资(左列)与人类参与度水平(右列)对比进行回答。
图中标红的部分,表示该工作工资排序高于人类参与度排序,说明这些工作更容易被替代,包括数据分析、过程监控、档案整理、行政和关系维护工作;
而标绿的部分,表示工资排序低于人类参与度排序,揭示了这些工作中人类的价值反而会上升,包括组织规划、沟通交流、培训、资源管理等。
显然,AI时代的主旋律并非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在诸多高度依赖人类独特能力(领导力、创造性规划、复杂决策与社会交往)的工作领域,发挥人机协作的效能,实现赋能与增强。
英文全文免费领取方式👇

添加作者微信免费加入星球会员 👇

实习研究员 Hozier
微信:Hoziercheung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